幸亏中国没中标!泰国高铁选择日本人建设,建成后让泰国欲哭无泪。一辆贴着“测试中”的日本高铁,顶着“时速300公里”的名号,居然被摩托车轻松超车。 泰国高铁这桩买卖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低价陷阱”现身说法,2015年那场竞标里藏的猫腻,早在十年前就埋下了如今尴尬的伏笔。 2015 年那场竞标现在看全是猫腻。当时英拉政府原本和中国谈得好好的,中方不仅愿意接受泰国大米、橡胶这些农产品抵部分款项,帮着缓解他们外汇紧张的难题,还承诺 3-5 年就能完工,建设成本控制得实实在在。 可泰国政坛一变天,新上台的巴育政府非要重新招标,日本立马凑上来递 “糖衣炮弹”,报出 160 亿人民币的超低价格,比中国方案看着便宜不少,还拍着胸脯说要建时速 300 公里的 “新干线级” 高铁,把泰国官员哄得眉开眼笑。 他们哪儿想得到,这低价背后全是陷阱,日本在海外搞基建向来玩这手 “钓鱼报价”,先把项目抢到手再说。 果不其然,签完合同日本就开始 “变脸”。原本说定的 4200 亿泰铢预算,没几年就涨到了 5800 亿,凭空多了 1600 亿泰铢,涨幅快 40% 了,一会儿说地质勘探要加钱,一会儿又说设计得改高架得加钱,各种名目层出不穷,泰国政府只能捏着鼻子掏钱。 更气人的是技术标准一降再降,当初吹的 “时速 300 公里” 先是砍到 250 公里,后来干脆降到 180 公里,合着泰国花大价钱买的是个 “缩水版”。 去年测试那段时间更丢人,贴着 “测试中” 的列车跑起来慢悠悠的,当地网友拍视频发网上,一辆摩托车从旁边轻松超了过去,底下评论全是嘲讽,说这哪是高铁,顶多算 “高速地铁”,泰国交通部长当年吹的 “外交胜利”,现在听着满是讽刺。 这还不算完,工期拖得更是没谱。2015 年签的合同,原计划早该通车了,可到现在连影子都没见着,还在那儿磨磨蹭蹭搞建设。 对比下日本在印度的高铁项目更能看清套路,那条 508 公里的线路 2017 年就动工,折腾 9 年才完成 12.4% 的进度,泰国这项目怕是要步后尘。 更让人揪心的是质量问题,试运行时居然发现车厢有裂缝,吓得泰国政府赶紧叫停,这要是真运营起来出点事,可不是闹着玩的。 反观中国这边,当时没中标的中国方案,后来在东南亚建的高铁个个靠谱。 印尼雅万高铁从开工到通车才用了 5 年,全长 142.3 公里,最高时速实打实的 350 公里,把雅加达到万隆的路程从 3 小时缩到 46 分钟,运营两年就送了 1200 多万人次,正点率保持在 95% 以上,当地老百姓别提多满意了。 而且中国建高铁性价比高,平均每公里成本才 1.5 亿元,日本海外项目动不动就 4.5 亿元一公里,差了整整 3 倍。 就连泰国后来找中国建的曼谷到呵叻段铁路,虽然也有延误,但人家进度透明,成本也控制在总预算内,跟日本这个烂摊子比简直天差地别。 日本这套路其实早有先例,越南当年差点就上当了。2006 年日本跟越南谈南北高铁,报价高得离谱,相当于越南当年 GDP 的三分之一,工期还特别长,越南国会直接给否决了,项目压根没启动。 还有英国买的日立列车,首秀就空调漏水、座椅漏气;美国华盛顿的日本列车更是一年脱轨 3 次,把当地地铁搞瘫痪了。 这些事早该给泰国提个醒,可他们当时一门心思迷信 “日本品质”,还掺杂着政治考量,觉得跟日本合作能拉近西方关系,结果把务实的中国方案抛到一边,现在算是吃够了苦头。 现在泰国政府是骑虎难下,继续投钱吧,不知道还要填多少坑;停了吧,之前的钱全打了水漂。民众骂声一片,说这是 “世界上最昂贵的纸面高铁”,国际媒体也把这当成 “低价陷阱” 的典型案例。 想想当年要是选了中国,说不定现在高铁早通了,不仅能带动旅游和经济,老百姓出门也方便,哪用得着现在这般欲哭无泪。 这事儿算是给所有国家提了个醒,搞基建千万别被低价和品牌光环忽悠了,靠谱的技术、实在的价格和过硬的执行力才是真的。 泰国这十年的教训太惨痛,也让人更明白,当年中国没中标这事儿,不光是中国的幸运,更该让泰国好好反省反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