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着春秋假的东风,国家应该大力发展研学。 只给孩子放假,不给家长放假,达不到国家提升消费的效果,所以让孩子放假,让老师带着孩子研学,既可以实现春秋假,又可以带动内需增长提振消费,一举两得。 最近四川也公布了春秋假,现在浙江广东湖北加上四川,很多地方的春秋假正在逐渐落实。 春休假的实施并不是为孩子减负,而是国家为了提振消费而设置的一套政策当中的一环。 但现在的情况是孩子放假,家长不放假,导致跟国家所实施的春秋假的立意相悖。 那怎么才能完整的实施春秋假,又能达到提振消费的效果呢?我的建议是发展研学旅行。 第一,只给孩子放假,家长不放假,达不到提振消费的效果。 国家出台春秋假的出发点,其实是为了给孩子减负,更是为了国家的内需提振消费。 那现在,家长这一块实现不了,所以只能依靠老师,让老师借着春秋假,带着孩子去旅行,去研学,可以很好的实现国家春秋假这一想法的落地。 第二,让老师带着孩子研学,比家长带着孩子旅行更靠谱 家长带着孩子更多的就是玩儿,有可能到了目的地,会在酒店里玩手机玩上两天,孩子什么收获都没有 而老师带着孩子去,那就不一样了,可以充分的学习,可以充分的感受风土人情,在整个过程当中可以真正的感受到知识。 看上去是在旅行,实际上也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具象化。 第三,发展研学旅行,对各方都是有好处的 对孩子来讲,可以增长阅历,增长见识,学到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还能收获友情。 对家长来讲,确实是需要付出一部分的金钱,但是让孩子增长不一样的体验,这也是家长愿意看见孩子成长的。 对老师来讲,锻炼组织能力,他确实要负担很多的责任,但是这本身也是老师教书育人的一部分,而且在整个过程当中老师属于加班,也应该享有补贴 对国家来讲,给孩子减负,让孩子不光在校园里,还亲切地融入到大自然,感受这个世界的千奇百怪,感受风景的光怪陆离,培养未来的建设者。 同时,还实现了提振消费的效果,可谓好处多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