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小理三家还在坚持办「科技日」的,今年好像只剩小鹏自己了。2025小鹏科技日

才良看汽车啊 2025-11-05 18:03:47

蔚小理三家还在坚持办「科技日」的,今年好像只剩小鹏自己了。

2025小鹏科技日看下来,能感受到小鹏公司是承载了何小鹏对世界的构思,也确实是一家在造梦的公司。

就当下此刻,在远期的未来,我是愿意给这家公司更高的估值。但可惜的是,被「造车」两个字束缚住了。

小鹏科技日的内容可以分为四块:

第一,智能驾驶。这是最接近小鹏汽车用户的一个环节。

小鹏自己定义的是VLA 2代 + 世界模型,不过结合何小鹏:“VLA需要两次转译,成为瓶颈,带来更高的信息损耗。”这句话。

我认为小鹏基本已经放弃VLA的路线,全面转向世界模型。

小鹏认为自己的一个核心优势——算力,拥有阿里云的3万张卡。这一点确实非常重要。

就目前AI的技术架构来看,以OpenAI为核心,都是崇尚“暴力美学”。

因为目前的AI架构本质上是工程和经验的问题,并不是科学(因为不可解释),所以「大算力+大数据量+大参数量」这条路线是全球最顶级科技公司摸索出来的。也就说,除非基础研究有突破,否则很难突破scaling law。

由于模型本质依靠的是经验,大算力可以让模型更快的迭代,也就意味着更多的试错机会。因此小鹏也用的是「涌现」两个字,看看哪家能最先涌现出一个接近自动驾驶的模型。

第二,Robotaxi。小鹏这次给了确切的时间:2026年上市。小鹏Robotaxi的亮点是上了4块图灵(3000tops算力)+ 两套系统冗余。

对于Robotaxi这个行业来说,我自己认为不是一个上限特别高的行业。因为一个城市的路就这些,能跑的车也就这些,还涉及到就业、地方博弈等问题,所以这个生意是一眼可以看到顶的,规模化没有特别优秀。

不过相较于造车成来说,我觉得还可以,可以有更高的估值,而且是一块增量业务。纯造车实在是太tm的苦了。

第三,人形机器人。小鹏几乎是除了特斯拉,最早宣布要量产人形机器人的车企了。

其实造机器人,对于新势力车企来说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我相信未来都会造,就看什么时候进场了。

首先,机器人和造车一样属于硬件行业,但供应链比造车更简单,等供应链成熟之后,车企可以直接来摘桃子。比如广为人知的宇树科技,主要做的就是硬件,买回去要自己编程的。

其次,做通用机器人的难点是软件。现在新势力车企,硬件工程师和软件工程师已的比例已经是46开,而传统车企还是82甚至91开,说明新车企不缺做软件的。

而且机器人的软件技术栈和自动驾驶是一样的,同时小鹏最擅长的就是软件,所以简直是砍瓜切菜一般的简单。

第四,小鹏的飞行汽车。也是在2026年开始交付。对于这个行业,我了解并不多,就不展开了。

何小鹏首次披露物理ai巨大进展

0 阅读:12
才良看汽车啊

才良看汽车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