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美军用航母用了几十年,航母被反超经验也能碾压中国 最近美国《国家利益》杂

正诚用世界 2025-11-05 20:49:15

美媒:美军用航母用了几十年,航母被反超经验也能碾压中国 最近美国《国家利益》杂志发表文章说,美国航母厉害的地方不在于船体庞大或飞机数量多,而在于他们用几十年时间积累下来的那种“肌肉记忆”,这篇文章没有具体提到中国航母的参数,但意思很清楚:就算把航母造得再大,也未必能掌握美国甲板上那套熟练配合,这就像经验丰富的老司机开车,不依赖导航设备,全凭长期形成的驾驶感觉。 航母甲板被比作一个活的有机体,一架飞机起飞和降落,需要上百个人一起配合工作,哪怕只差一秒钟也可能出事,这些经验不是从书本里学来的,而是用血的教训换来的,比如1967年福莱斯特号航母发生火灾,1980年代小鹰号航母出现爆炸事故,都是很惨痛的例子,后来人们把这些事故总结成流程,写进操作手册,一代一代传了下来。 他们提到后勤这个支撑点,全球设有三十多个补给点,船只坏了就能马上安排人员修理,他们还谈到天气判断,风浪来临时,指挥官依靠直觉决定飞行方式,传感器有时反而不准确,他们也强调舰队配合,航母、驱逐舰、潜艇、侦察机以及盟友的船只都能动态组队,协议统一按照北约标准执行。 不过文章作者也承认,这套经验现在变得有些僵化,2023年“福特号”的电磁弹射系统经常出故障,维修起来非常缓慢,说明整个体系过于陈旧,已经难以调整,2024年太平洋演习中,传统防空体系在应对新型威胁时已显露出适配压力,明显跟不上现代作战节奏,作者虽然没有直接点明,但表达得很清楚:照搬过去那套做法,到2030年肯定行不通。 中国在航母技术发展上起步较晚,但没有照搬传统经验,而是选择另一条路径,一方面建立虚拟训练体系,积极推进航母甲板数字孪生中心建设,构建虚拟训练体系,飞行员可以在计算机模拟系统中反复练习舰载机起降流程,不必依赖实船训练,另一方面年轻一代作战人员快速接纳新技术,包括人工智能辅助决策、无人舰载机操控和模块化舰队编组等创新战术,他们展现出比受传统规范约束的老部队更强的适应性。 第三招是实兵演练,“跨越”系列远海实战化演习直接拉到远海实战模拟,压缩积累时间,福建舰在海试中测试AI调度系统,舰载机周转效率显著提升,以前需要人紧盯每个环节,现在算法提前预判并自动分配位置,连加油和挂弹都能按顺序排好。 技术确实在改变游戏规则,围棋人工智能刚出现时,职业棋手觉得不可能战胜它,结果几年后这些棋手全都被碾压,航母的发展也是这样,过去拼的是谁干得久、谁摔得多、谁记性好,现在拼的是谁学得快、谁改得快、谁敢用新工具,经验不再是护城河,反而成了包袱。 我一直在想,以后哪个国家的AI更先进,哪个国家就会占上风,美军还在回顾过去的战争经验,中国已经在构建数字化的战场环境,这比的不是谁装备更强,而是谁反应更快,过去的经验确实有用,但解决不了眼下的问题,战场上时间紧迫,等你慢慢学会旧方法,对手已经换了一套新战术。 这种变化确实让人兴奋,过去人们把航母看作钢铁巨兽,现在它更像一台超级计算机带着一群机器人运转,操作航母的人依靠的是数据和算法,而不是体力和勇气,能把这两方面结合好的人就能走在前面。

0 阅读:24

猜你喜欢

正诚用世界

正诚用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