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两艘超大型挖泥船下水,能铲平黄河下游泥沙吗? 2025年8月26日,江苏

烈火科学风暴 2025-11-05 21:37:28

我国两艘超大型挖泥船下水,能铲平黄河下游泥沙吗? 2025年8月26日,江苏启东的造船厂内。两艘银灰色巨轮缓缓滑入水中。这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通浚”轮与“浚广”轮。它们是亚洲最大容量的耙吸式挖泥船。 刚一亮相就引发关注。不少人好奇。这两艘“造岛神器”,能解决黄河下游的泥沙难题吗? 先看这两艘船的“硬实力”。它们身长198米。比两个足球场连起来还长。宽38.5米。相当于10辆轿车并排的宽度。 最亮眼的是3.5万立方米的泥舱容量。这一数据目前在亚洲排名第一。按作业效率算。 90分钟就能填满一舱泥沙。装满后相当于14个标准游泳池的容积。 它们的作业方式也很有特点。作为耙吸式挖泥船。船底装有带耙齿的吸泥管。作业时先将耙齿插入海底或河底泥沙层。 像“吸尘器”一样把泥沙吸入泥舱。装满后航行到指定区域。再通过管道将泥沙吹填到目标位置。这种“吸-运-吹”的模式。适合远距离、大深度作业。比如深海航道疏浚、远海人工岛吹填。能在远离陆地的海域高效作业。 很多人会把它们和“天鲲号”对比。其实两者各有专攻。“天鲲号”是绞吸式挖泥船。船首装有旋转的绞刀。能直接切割海底的硬质岩石。 边挖边通过管道,将泥沙输送到15公里内的区域。更适合中浅海的硬岩挖掘。 比如近海航道清淤、沿海造陆。而“通浚”轮、“浚广”轮擅长的是大深度、长距离作业。比如把深海的泥沙运到几十公里外的地方吹填。两者在不同场景里发挥作用。 不过。想用这两艘船铲平黄河下游的泥沙。难度远超想象。首先是工程量太大。黄河下游的“地上悬河”总长768公里。 仅新乡段的河床就比地面高23米。相当于8层楼的高度。要把这段悬河的泥沙挖平。初步估算需要挖掘30.72亿立方米的泥沙。 按两艘船满负荷作业算。每天能挖约5.6万立方米。完成全部工程量大约需要15年。这还没算上设备维护、天气影响的时间。 更关键的是。黄河下游的“二级悬河”问题复杂。很多河段不仅河床高于地面。河槽内的泥沙还形成了“槽高滩低”的情况。 主河槽的底部比两侧滩地还高。如果直接用挖泥船挖主河槽的泥沙。会导致河槽变宽变深。水流速度加快。可能冲垮两岸的堤坝。引发决口风险。 同时。黄河入海口附近的泥沙能阻挡海水倒灌。如果过度挖沙。可能破坏河口的生态平衡。导致海水侵入内陆。影响沿岸的农田和村庄。 实际上。治理黄河泥沙是个系统工程。挖泥船只是辅助工具。目前常用的方法包括在中游修建水库拦沙。比如小浪底水库的调水调沙。在下游加固堤坝。 在两岸种植防护林固沙等。挖泥船更多用于局部航道清淤。比如打通黄河下游的通航河道。让货船能顺利通行。而不是大规模铲平整个悬河。

0 阅读:45
烈火科学风暴

烈火科学风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