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尾猴货币实验——一只雄猴将一枚硬币递给了一只雌猴。这只雌猴收下钱后,与献币

又儿看国际 2025-11-05 23:05:26

卷尾猴货币实验——一只雄猴将一枚硬币递给了一只雌猴。 这只雌猴 收下钱后,与献币者发生了性关系,随后”她“用硬币买了几颗葡萄 耶鲁大学的两位学者(一位经济学家与一位心理学家)决定教猴子使用货币,且最终成功了。实验表明,即便是大脑极小、需求仅局限于食物、睡眠与性的生物,也能理解货币的概念。而此次实验的对象 —— 卷尾猴,在动物学家眼中,是智商最低的灵长类动物之一。 “乍一看,它们的生活似乎真的别无他求。你可以一整天喂它们糖果,它们会为此不停地来来去去。从这个角度看,卷尾猴就像‘行走的胃’。” 学者们如此描述。 美国动物行为学家在卷尾猴群体中开展了一项实验,旨在引入 “劳动” 关系。他们在猴舍里设计了 “工作” 与 “一般等价物”—— 也就是货币。所谓 “工作”,是让猴子拉动一个需用 8 公斤力才能拉动的杠杆。对体型不大的猴子而言,这需要相当大的力气,堪称一份实打实的苦差事。每拉动一次杠杆,猴子就能得到一串葡萄作为奖励。 当卷尾猴掌握 “工作 = 报酬” 这一简单规则后,研究者立刻引入了中间媒介 —— 彩色塑料圆片。猴子们不再直接获得葡萄,而是得到不同 “面值” 的代币:白色代币可向研究者兑换 1 串葡萄,蓝色代币可兑换 2 串,红色代币则能兑换一杯汽水,以此类推。 不久后,猴群内部出现了阶层分化,同时展现出与人类社会极为相似的行为模式:既有工作狂与懒汉,也有 “强盗” 与储蓄者。其中一只猴子竟在 10 分钟内拉动了 185 次杠杆,表现出强烈的赚钱欲望。有些猴子不愿工作,转而通过抢夺获取代币。但研究者着重指出,猴子身上浮现出了此前从未被观察到的性格特质 —— 贪婪、冷酷,为捍卫自己的 “钱财” 会变得暴躁,同时对同类充满猜忌。 为进一步研究猴子的经济行为,研究者又向它们引入了另一种 “货币”—— 中间带孔的银色金属圆片。几周后,卷尾猴便掌握了用这种 “硬币” 兑换食物的规则。主持实验的研究者年轻时曾痴迷马克思主义,但他并未验证 “劳动能否将猴子转化为人” 这一命题。他只是给猴子分发了这些硬币,并教会它们用其购买水果。 在这之前,研究者先摸清了每只猴子的喜好,为它们各自制定了 “偏好量表”。实验初期,所有物品实行统一 “定价”:酸涩的苹果与甜葡萄串所需的硬币数量相同。结果显而易见,苹果无人问津,葡萄库存则迅速耗尽。但当苹果的 “价格” 减半后,情况发生了彻底转变。在短暂的犹豫后,猴子们几乎将所有硬币都用来购买苹果,只在偶尔才会 “奢侈” 一把,买串葡萄解馋。 某天,当所有参与实验的猴子都已清楚不同物品的 “价格” 差异后,其中一只猴子闯入了存放公共 “金库” 的隔间,将所有硬币据为己有,还击退了试图夺回这些金属代币的研究者。这便是猴群的首次 “银行抢劫”。 又过了几天,卷尾猴们发现了 “卖淫” 现象:一只年轻的雄猴将一枚硬币递给了一只雌猴。研究者起初以为雄猴是 “坠入爱河”,才送出礼物。但事实并非如此 —— 这只 “雌猴” 收下钱后,与 “献币者” 发生了性关系,随后便走到研究者值守的窗口,用这枚硬币买了几颗葡萄。最终,所有参与者都满意而归:猴子们达成了交易,研究者们则获得了足以支撑博士论文的研究成果。

0 阅读:0
又儿看国际

又儿看国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