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C 感应区的提示音悄然沉寂,长永高速的栏杆在 2025 年秋阳中缓缓抬起。这条服役三十一年的公路宣告 “零费率” 的那天,与成都城北出口高速、武汉天河机场高速一道,拉开了老高速免费时代的序幕。 通勤族的朋友圈里,晒 0 元通行记录的截图连成串。长沙吴先生算了笔账,每月省下的四百通行费够加一箱油;成绵高速上的货车司机,跑一趟绵阳多赚百余元运费。物流车厢里省出的薄利,最终化作超市货架上更亲民的价格,让交通红利渗进柴米油盐。 但欢呼声未歇,吐槽已在社交平台蔓延。“早高峰堵成停车场!” 城北高速的拥堵吐槽下,附和者众 —— 免费的磁石吸来三成车流,四十分钟的等待磨蚀着省时的期待。 老司机抚摸着平整沥青的疑问更戳人心:“收费时年年修,坑洼将来谁补?” 每公里三十万的养护成本,成了悬在评论区的问号。 加油站的闲聊里,争议愈发真切。有人拍着加油发票较真:“油费含了养路费!” 货车司机却摇头:“养护跟不上,最后吃亏的是我们。” 两种声音碰撞间,是对公平与可持续的双重期盼。 好在破局的探索已然起步:四川用 “公路养老基金” 补贴老路,湖南靠财政统筹保障养护,浙江借 AI 巡检节省成本。保留的 ETC 设备仍在计数,记录着车流也见证着治理智慧的生长。 暮色中的高速车流依旧,免费栏杆抬起的不仅是便利,更是民生与治理的考题。 路的本质是连接,而让这份善意延续,正需要管理者的智慧与出行者的理解。 高速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