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美国要变天了?34岁的佐赫兰·马姆达尼以9个百分点的优势击败前州长安德

易云品世界 2025-11-06 07:13:04

资本主义美国要变天了?

34岁的佐赫兰·马姆达尼以9个百分点的优势击败前州长安德鲁·科莫,当选纽约市第111任市长,这座"全球资本主义之都"迎来了历史性时刻,首位穆斯林市长、首位印度裔市长、最年轻的市长同时诞生,他还是民主社会主义者。这场爆冷胜选不仅颠覆了纽约传统政治格局,更引发了外网舆论对美国政治走向的深层追问,资本主义美国真的要变天了吗?

一、身份破局,多元背景凝聚跨界支持,这是主流美国社会没有预料到的。

马姆达尼的身份标签本身就是对纽约多元社会结构的精准呼应。出生于乌干达的印度裔穆斯林,7岁随家人移居纽约,这种跨越非洲、南亚与美国的成长轨迹,让他天然贴近城市中的新移民群体 。纽约拥有全美最大的穆斯林群体,76万穆斯林选民因他的宗教身份与巴以问题上的明确立场给予坚定支持,而非洲裔与印度裔社区则在他身上看到了自身权益的代言人。

更值得关注的是,他的身份优势并未局限于少数族裔。出口民调显示,马姆达尼赢得了白人、黑人、拉美裔及亚裔等各个族裔群体的支持,特别是年轻人支持。这种跨界吸引力源于其身份背后的共情能力,一个移民后代对城市底层生存困境的深刻理解。

二、政策直击痛点,民生承诺点燃草根热情,原来发大饼很香啊。

如果说身份是敲门砖,那么精准的民生政策才是马姆达尼胜选的核心密码。在纽约,四分之一的人无法负担住房、食品等基本生活必需品,三居室公寓月租中位数达3500美元,曼哈顿部分街区家庭租房预算需超1万美元,地铁票价10年上涨60%,普通人的生存压力早已突破承受力,而这是美国这七年来作孽结果。

面对民生困局,马姆达尼的政策主张直指核心,免费公交、冻结房租、新建经济适用房、免费托育、开设公营食品杂货店,并用对年收入超100万美元富人加税2%、将企业税率提至11.5%的方案保障资金来源。这些主张并非空洞口号,能落地政策承诺更具说服力 。最终,45岁以下选民中支持他的比例比科莫高出43个百分点,工薪阶层与底层群体用选票为民生诉求投票,吃福利大饼真好香。

三、美国政治路径突破,福利主张改写竞选逻辑,也许会被推广。

马姆达尼的胜选打破了"美国民意不欢迎福利政策"的传统认知。作为民主社会主义者协会成员,他公开主张通过财富再分配实现社会公平,这种被共和党抨击为"激进"的立场,却在选举中转化为强大的动员力。这一转变背后,是美国社会结构与民生需求的深刻变化。

疫后,纽约贫富差距持续扩大,1%的人口把控着44%的收入,是30年前的4倍,而特朗普执政时的减税政策让最富1%人群平均少缴税2.5万美元,进一步加剧了不公。当"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口号遭遇"连房租都付不起"的现实,马姆达尼"让纽约人先喘口气"的朴实承诺更能击中人心。他的成功证明,在生存压力面前,所谓"主流民意不欢迎福利"的说法已站不住脚,以草根对抗上层的民生叙事正在形成新的政治共识。

这种成功已显现示范效应。马姆达尼在初选时就获得伯尼·桑德斯等左派人士支持,其"对富人加税+民生福利"的政策组合,极有可能成为进步派政客效仿的模板。

四、福利转向等于"欧洲化"吗,很可能,但还需要时间。

马姆达尼的胜选确实标志着美国政治的重要转向,他的政策主张带有明显的社会福利色彩,与欧洲部分国家的治理路径存在相似性,这种转向背后是美国民众对现有资本主义模式的失望。当摩天大楼越建越高、但贫富悬殊太大,普通人交不起房租,制度合法性必然受到质疑。

但美国的政治生态决定了福利政策的落地仍面临多重掣肘。马姆达尼的加税与福利计划需得到州议会和温和派州长支持才能实施,民主党内部对进步路线仍存分歧,担心过度左翼化会失去中间派选票,共和党更将其贴上"共产主义疯子"的标签加以攻击。纽约作为自由派占多数的城市,其政治选择未必能在保守派占优的地区复制,和欧洲比较普遍的福利主义还差别很大。

但是,纽约新市长的诞生,无疑为美国政治注入了新变量。福利主张可能会成为可持续的"成功密码",当民生焦虑取代意识形态争论成为选民最核心的关切,美国政治的游戏规则已经开始改变。也许,资本主义美国真的要变天了。

0 阅读:30

猜你喜欢

易云品世界

易云品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