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岁的俄共主席久加诺夫在莫斯科党内大会上掷地有声,说俄罗斯不转向社会主义,不解

未央秘史 2025-11-06 09:57:00

79岁的俄共主席久加诺夫在莫斯科党内大会上掷地有声,说俄罗斯不转向社会主义,不解放乌克兰,就永远困在泥沼中,现场安静得像冬天的街道! 俄乌冲突从2022年打到2025年,三年多的时间里,这场本以为能快速结束的特别军事行动,硬生生变成了看不到头的消耗战,而俄罗斯的日子也跟着越陷越深,这一切都在印证久加诺夫的判断。 先说说转向社会主义这回事,这可不是久加诺夫抱着苏联情怀的空想,而是俄罗斯当下经济和社会困境的必然诉求。 2025年俄罗斯的国防预算飙升到13.5万亿卢布,占GDP的6.3%,比2024年足足增长了30%,创下历史新高。 这些钱大多花在了战场上,俄军平均每天消耗的炮弹最多时超过4万发,光弹药采购和军人补贴就占了预算的大头,而本该用在民生上的投入却一减再减。 2025年俄罗斯的通胀率维持在8%以上,汽油批发价年初到现在涨了40%,好些地方都开始限购,每车最多加20升,远东和南部地区因为军需占用铁路运力,燃料缺口上百万吨,老百姓只能排队抢购。 更要命的是经济结构的畸形,俄罗斯经济长期靠油气撑着,可2025年上半年油气收入同比降了20.2%,联邦预算赤字突破4.9万亿卢布,早就超了全年指标。 西方从2022年到2025年1月已经累计对俄实施了28595项制裁,冻结了约3000亿美元的海外资产,把多家银行踢出SWIFT系统,能源出口也被层层限制,欧盟2025年10月更是加码制裁,彻底禁运俄液化天然气,让俄罗斯的能源路越走越窄。 而这一切的根源,在久加诺夫看来就是私有化留下的恶果,国家最赚钱的石油、天然气产业被少数寡头掌控,他们把利润变成自己的海外豪宅和私人游艇,而在战场上流血牺牲的士兵家属,却要为一片面包发愁。 2025年俄罗斯的炼油厂频频遭到乌克兰无人机袭击,产能丢了11%到14%,新库伊比雪夫斯克和梁赞这些大厂修复遥遥无期,可寡头们的资产却没受什么影响,依旧在海外逍遥。 反观苏联时期,虽然面临西方长期封锁,却靠着国家主导的计划经济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教育和医疗免费,养老金足额发放,全国上下拧成一股绳,那种凝聚力正是现在俄罗斯所欠缺的。 久加诺夫主张的战略性产业国有化,其实就是想把国家命脉从寡头手里夺回来,集中力量应对内外困境,就像中国那样,用国家主导的市场服务于全民利益,而不是让资本巨鳄随意吞噬民生红利。 再看“解放乌克兰”,这绝不是西方媒体抹黑的侵略宣言,而是俄罗斯打破安全困局的必经之路。 俄乌两国有着三百年的结盟渊源,同属斯拉夫民族,基辅罗斯更是共同的文明摇篮,苏联时期乌克兰是重要的农业和军工基地,被称为“苏联的面包篮子”,两国在经济和工业上深度绑定。 可2014年之后乌克兰全面倒向西方,一心要加入北约,而北约东扩就像一把枪顶在俄罗斯脑门上,乌克兰则成了甘愿为别人扣动扳机的邻居。 2025年美国防长已经明确表态,乌克兰加入北约不现实,恢复2014年之前的边界也不现实,这意味着乌克兰被西方当成了棋子,用完就扔。 对俄罗斯来说,这场冲突已经成了不得不赢的自卫反击,如果现在停下来,接受一个被西方武装到牙齿、对俄充满仇恨的乌克兰存在于边境线上,那之前近百万的伤亡和巨额的经济消耗就都白费了。 2025年6月乌克兰的“蛛网行动”用卡车运无人机进境,袭击了俄罗斯五个空军基地,损毁41架战机,包括9架Tu-95战略轰炸机,而俄罗斯的防空系统却没能完全防住,暴露了明显缺陷。 更让人头疼的是,欧洲虽然陷入制裁疲劳,匈牙利总理欧尔班都预测冲突会在2025年结束,但美国还在不断给乌克兰提供支持,想让冲突持续消耗俄罗斯。 这种情况下,“解放乌克兰”本质上是让乌克兰摆脱西方的操控,回到中立、亲俄的状态,消除俄罗斯西部边境的威胁,只有这样才能结束这场无休止的消耗战。 俄罗斯现在的处境就像陷在泥沼里,越挣扎陷得越深,人口问题也在雪上加霜,2025年俄罗斯人口降到1.43亿左右,每年净减几十万,2025年第一季度出生人口才28.88万,创200年低点,劳动力短缺让经济循环都成了问题。 如果不转向社会主义,就无法凝聚国内力量,解决寡头垄断和民生困境,经济只会继续失血;如果不解放乌克兰,就永远摆脱不了北约的包围和冲突的消耗,资源会一直被战场吞噬。 久加诺夫的话虽然听起来带着历史的厚重感,却精准地戳中了俄罗斯的痛点,现场的安静,其实是大家都明白,这位79岁的政坛老将说的是最实在的出路。 俄罗斯这艘巨轮现在需要的是明确的方向,而久加诺夫提出的两条路,正是打破内忧外患的关键,否则只会在泥沼里越陷越深,看不到出头之日。

0 阅读:1
未央秘史

未央秘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