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这回来华谈农产品贸易,说是“交流”,实则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是等急了,实在扛

鸿毓说过去 2025-11-06 10:28:26

美国这回来华谈农产品贸易,说是“交流”,实则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是等急了,实在扛不住了才主动找上门来,11月4日李成钢副部长和美国代表团的会谈,表面是达成广泛共识,骨子里是美国农业产业链快撑不住了,不得不向中国市场低头。   首先得说清楚,美国不是心甘情愿来谈的,是被自家农产品积压的烂摊子逼得没办法了,美国农业部11月5日刚更新的数据显示,2025年前8个月美国对华大豆出口才593万吨,连去年同期2680万吨的零头都不够,9月份更是直接归零,这可是2018年以来头一遭。   收获季本该是豆农收钱的时候,可今年美国中西部的农场主们只能看着大豆堆在仓库里发霉,明尼苏达州一座混凝土仓库都被积压的816吨大豆挤塌了。   更要命的是,农场破产潮已经来了,全美农场破产数同比飙升55%,94%的家庭农场面临资金断裂,农业债务快要冲到5620亿美元,贷款违约率创2020年以来的新高,美国农场局联合会主席齐皮・杜瓦尔都直言,农民连续三年种植主要作物都在亏损,关税反制已经给美国农业造成了“无法承受”的打击。   这还不算完,大豆滞销引发了连锁反应,拖拉机价格涨到65万美元,化肥成本飙升35%,农机商爱科集团被迫提价,港口货运量断崖式下跌,连铁路工人都面临失业,农村商铺空置率飙升,农民自杀率比其他职业都高。   TikTok上全是美国农民“求收购”的绝望视频,美国大豆协会主席拉格兰说得实在:“农业1美元能在社区流通6-8次,现在这循环彻底断了”。   之前美国政府还想拿100多亿美元补贴救急,可政府停摆导致补贴迟迟不到位,农民们实在等不起了,这才逼着美国政府赶紧派人来华谈。   美国急着谈,更因为中国早就有了替代方案,不是非买美国大豆不可。作为全球60%的大豆进口国,中国今年果断把采购重心转向了巴西,1-9月从巴西进口大豆5210万吨,占总进口量的66%,有些月份甚至高达93%。   可巴西粮商见利忘义,居然坐地起价,对华大豆报价从每吨580美元涨到650美元,涨幅近12%,比美国大豆还贵66美元,这一下让国内近百家油厂每吨加工成本增加750元,加工一吨就亏损200多块,咱当然不能惯着他们,直接暂停了12月及明年1月800万吨的巴西大豆订单。   即便没了巴西大豆,中国还有后手,阿根廷取消出口税后3天内,对华大豆销售额就突破70亿美元,加上国产大豆种植面积从2019年的1.3亿亩扩到2024年的1.6亿亩,亩产和美国的差距缩小到25公斤。   中国对美大豆依赖度已经从30%降到17%,完全有底气从容选择。反观美国,2024年大豆出口总值245亿美元里,中国订单就占了125亿美元,超过一半的市场依赖中国。   现在中国不买了,美国大豆出口预估直接从去年的高位跌到4960万吨,价格跌到2008年以来的低点,豆农每千亩亏损近10万美元,这种依赖关系的反转,就是美国急着来华的核心原因。   说到底,这次中美农产品会谈,根本不是美国之前吹嘘的“强硬作风”奏效了,而是关税战玩脱了,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美国之前以为靠加关税就能拿捏中国,没想到中国有多元供应渠道,有本土产能支撑,反而让自己的农民和产业链遭了殃。   现在美国派人来华,姿态放低了,共识也达成了,但这背后是美国农业的系统性危机,是中国制造业和农业供应链的强大韧性。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有权利选择性价比更高、合作更诚信的贸易伙伴,巴西坐地起价我们就暂停采购,美国愿意平等协商我们就适度进口,这才是贸易的本质——互利共赢,而不是单方面的胁迫。   美国农场局联合会早就警告过,对中国的关税反制会给美国农业造成重击,现在预言成真了,也算是给美国的霸权思维上了一课。   未来中美经贸关系怎么走,关键还看美国能不能放下身段,尊重中国的市场选择,停止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   如果还想着靠施压占便宜,恐怕下次就不是“等急了”来华谈,而是真的没机会谈了,中国的从容不是妥协,是实力使然,美国的急不可耐也不是示弱,是现实所迫,这场农产品贸易博弈,早就把谁强谁弱、谁掌握主动权说得明明白白了。

0 阅读:0
鸿毓说过去

鸿毓说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