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为何坐视俄乌血战到底? 特朗普急于“甩包袱”,好集中精力应对其他挑战...

金旋你好的 2025-11-06 11:20:34

特朗普为何坐视俄乌血战到底? 特朗普急于“甩包袱”,好集中精力应对其他挑战...... 在“空军一号”上,被问及是否向乌提供“战斧”巡航导弹直捣莫斯科时,特朗普轻描淡写称目前没打算,或许未来改变,还抛出“让他们打到底”的观点,这与他年初誓言“24小时解决危机”形成鲜明对比,尽显其对俄乌冲突态度的根本转变。 特朗普政府对乌政策从始至终矛盾反复。2024年竞选期间,其外交智囊团队就将乌克兰视为和平解决的主要障碍,特朗普本人也讥讽泽连斯基为“推销员”,将危机持续归咎于他,这为后续政策摇摆埋下伏笔。 2025年2月底,特朗普对乌“极限施压”达顶峰。因矿产协议签字仪式取消,他下令暂停对乌所有军事援助。国防部长赫格塞思也多次单方面中断援乌。然而,欧洲国家在泽连斯基自白宫返回后迅速反应,发表联合宣言并推出新援乌计划,展现支持乌战斗到底的决心。特朗普政府发现,单纯施压不仅无法逼乌就范,还可能将乌推向欧洲,削弱自身影响力。 6月,特朗普政府施压重点转向俄罗斯。他对普京“拒绝停火”表示失望,抛出制裁威胁,7月单方面设置俄启动和谈“最后期限”。8月15日的美俄首脑阿拉斯加会晤虽是施压高潮,却未达成实质协议。这表明特朗普意识到,仅逼迫乌无法解决问题,俄强硬态度也是和谈障碍,其“跷跷板”式外交暴露政策缺乏连贯性与战略定力。 特朗普政府在军援问题上的反复,深刻体现“美国优先”理念。2025年7月初,美国以“保障自身防务需求”等为由,暂停对乌部分军事援助,导致超40枚“爱国者”和“毒刺”防空导弹滞留转运站,让乌防空体系雪上加霜。但两周后,特朗普宣布通过北约向乌提供“爱国者”防空系统,费用由北约支付,德国还表示愿向美购买该系统再运往乌。这种欧洲盟友“买单”模式,契合了美减少资源消耗、让欧承担更多安全责任的意图。 特朗普在“战斧”导弹问题上踩下刹车,俄明确警告是关键。“战斧”巡航导弹射程超2000公里,若乌发射可打击俄纵深目标。俄迅速警告,若美制导弹袭击俄境内敏感目标,将视同遭受核打击并保留反击权利。俄外交部发言人也表态,向乌提供“战斧”导弹无助于解决冲突。这种核警告震慑了特朗普,促使其退缩。 此外,特朗普政府急于“甩包袱”,与集中精力应对其他战略挑战有关。其团队战略逻辑是寻求在欧安全问题上“甩包袱”,改善美俄关系,减少资源消耗,聚焦应对中国崛起。这种战略焦点转移,使其不愿在乌问题上过度投入,倾向于任双方“打到底”,以期低成本调解甚至改善与俄关系。 特朗普政府外交政策反复无常,不仅体现在对乌军援上,更蔓延至整体国际交往,呈现出“结构性迷失”特质。决策机制混乱损害了美国国际信誉,欧洲盟友对填补美援助缺口力不从心,失信危机加速了欧洲防务自主化趋势。更深层次危机在于美国“战略道义”破产,其“工具化他国命运”的做法,正加速“全球南方”国家对西方秩序观的疏离。特朗普的冷漠表态,正是战略短视与道义缺失的体现,乌人民的鲜血与苦难成了其生意中不值钱的成本。

0 阅读:0
金旋你好的

金旋你好的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