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大选一出结果全欧洲都傻了眼,之前还哐哐给乌克兰送炮弹的“援乌老大哥”一夜之间直接掉转方向,亲西方的老政府被选民骂着赶下台,三个天天喊“一分钱不往乌克兰送”的政党凑够议会多数席位,直接把权给接了。 这波操作来得又快又猛,直接给布鲁塞尔的政客们来了个措手不及,也让欧盟喊了两年的“援乌团结”口号碎了一地。 前总理巴比什,刚坐稳位置就说:“捷克人的钱得花在自己医院、自己老人身上,国库的钱不会再用来给乌克兰送弹药了!” 这话可不是空喊口号,他领导的“不满公民行动”党以34.5%的得票率拿下议会80个席位,底气全来自选民的支持。 要知道,老政府执政时,一边给乌克兰送去350万发大口径弹药,一边砍本国抗癌药预算,这种“胳膊肘往外拐”的操作,早把老百姓惹毛了。 乌克兰急着派人来求情,得到的却是更硬的回怼:“我们又不是你们的提款机!” 这两年捷克人的日子过得太憋屈,通胀率飙到9.8%,菜价涨了快20%,电费一年翻两倍,看个专科号得排到2026年,35万乌克兰难民的安置费用还在不断消耗国库。 而老政府还在沉迷于“欧洲团结”的空话,把纳税人的钱源源不断地变成乌克兰战场的炮弹。 65%的捷克人明确反对现政府的对乌政策,在这种民怨沸腾的背景下,巴比什喊出“解决捷克的问题,而非乌克兰的问题”,自然一呼百应。 相比之下,老政府的“国际道义”说辞,在民生困境面前显得无比苍白。 更让欧盟头疼的是,捷克的转向不是孤例,而是中东欧“反援乌浪潮”的缩影。 斯洛伐克总理菲佐早就拍板:“不会为资助乌克兰军事开支提供一分钱”,自他2023年上台后,斯洛伐克就已实质停止国家层面军援。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更是欧盟援乌政策的“钉子户”,每次欧盟提援乌法案必跳出来否决。 这三国凑在一起,俨然形成了“反援乌小团体”,而这背后是维谢格拉德集团的分裂与重组,曾经的“铁四角”如今在援乌问题上彻底撕破脸。 政客们爱扯的“欧洲团结”“国际责任”,在高企的生活成本面前,早就没人买账了,毕竟没人会为了远方的“道义”,自己掏腰包付天价电费。 这波变局直接给欧盟的援乌共识砸出个大窟窿。 虽然不少欧洲国家早有“援乌疲劳”,但捷克是第一个敢直接停援的欧盟国家,而且态度坚决:不仅要叫停“百万枚炮弹援乌计划”,还明确表示不会从本国预算中拨出一分钱给乌克兰。 巴比什之所以硬气,是因为他摸准了民意脉搏,在民生与“道义”之间,普通人永远会选择前者。 如今欧盟想靠冻结俄罗斯资产凑1400亿欧元援乌,却被比利时等国否决,连自家内部都无法达成共识。 捷克这一步,很可能就是欧洲的开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