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心里应该不是滋味,全运会火炬在粤港澳大湾区传递,香港四大家族去了三家,澳门

温不樊人世间 2025-11-06 12:24:13

李嘉诚心里应该不是滋味,全运会火炬在粤港澳大湾区传递,香港四大家族去了三家,澳门何家也参加了,唯独李嘉诚两个儿子没有参加?   在这场符号意义极强的仪式里,家族成员的亲身参与,是一种超越言语的“在场证明”。   79岁的霍震霆身着定制运动服,在香港稳健地跑完第16棒,结束后气息均匀。   这份扎根于此的生命力宣言,由他76岁的弟弟霍震寰在广州接力,这位擅长咏春拳的老爷子中气十足,与他们父亲霍英东当年突破封锁支援内地的历史遥相呼应。   这种“肉身政治”在其他家族中同样上演。李兆基的次子李家诚作为恒基兆业主席跑第6棒,郭得胜家族的第三代郭基辉则代表新鸿基跑第21棒。   澳门何鸿燊家族更是将此演绎得淋漓尽致,何超琼与何超凤姐妹,分别代表美高梅与澳娱,在葡式建筑前完成了极具象征意义的交接。   在这样一幅热闹景象中,李嘉诚家族两个儿子的彻底“隐身”,便构成了一种刺眼的信号中断。   长和、和黄等旗下企业也未成为赞助商。这并非偶然,而被外界解读为一种主动选择的“不在场”,它让人们的目光从火炬手身上,转向了他们背后资本的无声选择。   火炬传递精心设计的地理路线,与各大家族的资本流向形成了强烈的虚实对照,当火炬手沿着香港天星小轮、澳门大三巴、广州科技城的轨迹移动时,他们实际是在为大湾区的发展蓝图公开背书。   霍家不仅人到场,其商业帝国近年斥资90亿港元收购巴拿马一处港口,并升起了620面五星红旗。   李兆基的恒基兆业、郭得胜的新鸿基长期深耕本地市场,此刻的高调参与,正是对其投资战略的公开确认。   与之形成反差的,是李嘉诚家族“离心”的资本轨迹,自2013年起,李家已从内地及香港套现超过2500亿港元,其海外资产配置比例已超过60%。   其资本模式如同“游牧”,在区域红利见顶后便抽身离去。即便在东莞一处项目售价腰斩,其利润率仍超35%,而北京一处囤积多年的地块,预计利润可翻40倍。   这种“用脚投票”的战略,决定了他们无法心安理得地举起那支象征“扎根”的火炬。   一边计划将43个港口资产售予美国贝莱德,一边打包折价出售惠州、东莞等地的房产,很难再高喊“大湾区加油”。   此次火炬传递,早已超越体育范畴,演变为一场关于归属感的公开测试。它将荣誉转化为一种带有约束力的符号,迫使所有局内人必须作答。   霍震霆将受邀登上天安门观礼台的邀请函视作珍宝,恰恰说明这种层面的认可,是金钱无法衡量的资格认证。   在香港本地仅有42名火炬手的背景下,李家的缺席显得尤为刻意。他们的“主动放弃”,实则是一种精明的风险规避。   因为参与这场符号博弈的代价,是必须直面公众的追问。这种言行不一可能引发的公关危机,远比缺席的负面影响更大。   李嘉诚家族的沉默,并非对荣誉的漠视,而是“不敢”站上这个舞台。他们用缺席,回避了那道关于忠诚与利益的尖锐考题。   而霍家、何家等家族,则通过积极的姿态,成功完成了这场“立场”的公开宣示,将家族命运与区域发展更紧密地绑定在了一起。

0 阅读:0
温不樊人世间

温不樊人世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