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怒批:禁烧秸秆成“走过场”?村民排涝时大喇叭循环播放,令人心碎!】

泉边安静品泉香 2025-11-06 12:37:04

【人民日报怒批:禁烧秸秆成“走过场”?村民排涝时大喇叭循环播放,令人心碎!】 这几天,一则来自基层的“真实声音”在网络上引发热议——人民日报刊登的读者来信,直指一些地方在环境治理上的“走过场”。阴雨连绵的天气,村民们正忙着排涝、抢救被水淹没的田地,然而,村里的大喇叭却不断循环播放着“禁烧秸秆”的通知。这种场景,让人不禁发问:难道我们的环保政策只是形式主义的摆设吗?难道“为群众服务”只是口号? 试想一下,村民们在面对洪水、排涝的紧要关头,耳边却是机械般的“禁烧秸秆”提醒。这种“死板”的管理方式,除了让人觉得“走过场”之外,更令人心寒。群众的真实需求在哪里?他们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帮助和支持,而不是被动接受一些毫无温度的“通知”。 这背后折射出的问题,远不止一条通知那么简单。我们常常看到,许多地方的环保措施变成了“空话”,一边喊着“绿色发展”,一边却忽视了基层的实际困难。比如,秸秆焚烧虽然对环境有害,但在农村,没有足够的机械设备和政策扶持,很多农民只能选择“放火”。如果没有实质性的帮扶和引导,空喊环保口号,只会让群众觉得“被忽悠”。 这也让人反思: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一套科学、贴心、可行的环保措施,而不是“上纲上线”的命令。更重要的是,要理解群众的难处,给予他们实际的帮助和引导,而不是简单的“禁止”与“惩罚”。只有这样,环保工作才能赢得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形成合力,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园。 这篇文章,不禁让人想问:我们是不是太过于“官僚化”了?是不是在某些地方,政策变成了“走过场”的工具,而忽略了最基本的人性关怀?我们需要的,是从根本上改变“形式主义”的作风,用真心和实干赢得群众的心。只有这样,才能让“禁烧秸秆”不再是空洞的口号,而成为保护环境、改善生活的共同目标。 读到这里,你是否也在心里暗暗发问:我们的政策到底是不是“为民所用”?还是只是“走过场”的表演?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你的看法。毕竟,只有我们共同关注、共同努力,才能让“服务群众”真正落到实处,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加美好!对于秸秆禁烧,你有什么看法?

0 阅读:0
泉边安静品泉香

泉边安静品泉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