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蒙古国突然宣布 蒙古国近期提出与“第三邻国”即美国提升安全合作的可能性,并且暗示可能与北约进行互动。 这个消息像草原上的野火一样迅速传开。被两个大国紧紧包围的蒙古正在寻找新的出路。 蒙古国外长今年9月在联合国见了美国助理国务卿。两人都说要加强“第三邻国”伙伴关系。这不是他们第一次这么说了。4月份蒙古总理也和美国大使谈过这件事。 蒙古国防部官员9月底去了五角大楼。他们开了美蒙防务论坛年度会议。双方讨论了联合军演、人员培训和武器销售。这些话题很敏感。蒙古国正在一步步靠近美国。 “第三邻国”这个词不新鲜。蒙古从1994年就开始这么做了。总统顾问今年5月说蒙古实行“平衡外交政策”。学者巴亚斯格伦说得更直白:要坚持“开放、多支柱、不结盟”。 蒙古以前就和美国有过军事合作。国防部长包勒德访美时,美国答应帮蒙古改革防务。还要增强他们的空军力量。美国不是蒙古唯一的“第三邻国”。印度也在其中。9月份蒙古和印度庆祝建交70周年。双方都说已经从“精神邻国”变成“战略伙伴”。 蒙古和北约的关系更引人注意。蒙古已经加入北约“和平伙伴关系”计划。这个计划让蒙古能参加北约的一些活动。蒙古还支持过北约主导的军事行动。有分析认为美国想通过北约把蒙古拉进“印太战略”。这对地区局势会有很大影响。 蒙古心里很清楚自己的处境。它的国土被中俄紧紧包围。任何外国军队要来蒙古演习,必须经过中俄同意。这个现实很残酷。一位分析人士说得更直接:“蒙古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它有两个军事大国保护着,别人打不进来。” 经济上蒙古更依赖邻国。80%的进出口要走中蒙边境。这个数字很惊人。蒙古一边和西方搞安全合作,一边又要靠邻国赚钱。这个平衡很难把握。 蒙古打算增加国防预算。想要提高部队的战斗能力。但这个决定在国内也有争议。有人说这是在浪费钱。跟着美国走没什么实际好处。 蒙古的资源很丰富。煤炭、铜矿、羊毛都是宝贝。怎么在安全和发展之间找到平衡?这是蒙古长期要面对的难题。有观察家说蒙古不想选边站。只希望每项合作都能让老百姓过得好一点。 去年冬天蒙古遭遇特大雪灾。成千上万的牧民失去牲畜。是中国第一时间送来了救援物资。这个事实让蒙古很多人深思。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老话在草原上同样适用。 蒙古就像草原上的骑手,一只脚踩在马镫上,另一只脚悬在半空。它既要保持平衡,又要向前奔驰。这个动作很危险,也很精彩。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