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滓洞监狱中,特务给女共产党员邓惠中上老虎凳时,无意中碰了一下她的脚底板,邓惠中猛地把腿收了一下。这一下,让特务眼前一亮,好像找到了折磨人的新招。 2024 年华蓥山革命纪念馆,一张泛黄的狱中地形草图前围满游客。 这是邓惠中在渣滓洞受刑间隙偷偷绘制的,上面还留着她的血指印。 讲解员轻声说:“这张图里藏着她未完成的越狱计划,更藏着她的信仰。” 没人能想到,绘制者曾在狱中用双脚承受特务的残酷折磨,却从未屈服。 邓惠中幼时就有着不服输的性子,家人要给她裹小脚时,她拼死反抗。 她光着脚在山里跑,脚底被石子磨出一道道伤疤,最终逼得家人放弃。 这些伤疤后来长成厚厚的老茧,成了她走山路、打游击的 “利器”。 谁也没料到,多年后,这双脚底的印记竟成了特务折磨她的 “突破口”。 1939 年,邓惠中在四川岳池组建妇女救国会。 她走村串户动员妇女参加抗日,一年内发展会员 300 多人。 还组织妇女缝补衣物、筹集粮食,支援前线抗日战士。 这是她革命生涯的起点,也是她为民族解放贡献力量的开始。 1941 年,她加入中国共产党,秘密开展地下工作。 在岳池、武胜等地建立地下联络点,传递情报、发展党员。 仅两年时间,就协助建立起 5 个地下党支部,党员人数超 80 人。 这些党组织后来成为华蓥山游击队的重要力量源泉。 1947 年,华蓥山武装起义爆发,邓惠中担任游击队指挥员。 她带着那双布满老茧的脚,在山区灵活穿梭,多次避开敌人搜捕。 还创造性地用竹棍制作假枪,训练缺乏武器的队员掌握射击技巧。 在她的带领下,游击队多次以少胜多,缴获敌人大量武器。 起义期间,她还负责游击队的后勤保障工作。 组织村民为队员送粮食、藏伤员,建立起隐蔽的补给网络。 曾在敌人搜山时,带着 12 名伤员在山洞中坚持 20 天,无一伤亡。 那双耐磨的脚,陪着她走过无数艰难山路,撑起游击队的后勤生命线。 1948 年,因叛徒出卖,邓惠中与儿子邓诚一同被捕。 押解途中,她趁机向同车的群众传递 “坚持斗争” 的暗号。 即便身陷险境,仍不忘鼓舞身边人,延续革命信念。 这份临危不乱,是她多年革命经验积累下的沉着与担当。 关进渣滓洞后,她成为狱中难友的精神支柱。 每次受刑回来,哪怕浑身是伤,都会给难友讲游击队员的故事。 还教大家用简单的手势传递信息,打破特务的信息封锁。 在她的带动下,狱中形成了团结抗争的良好氛围。 一次刑讯中,特务无意间碰到她的脚底板,她本能地收腿。 这个反应让特务眼前一亮,立刻把她的双脚固定在铁桩上。 他们拿来毛刷、钢针反复刮挠,却不知她脚底的老茧早让痛感迟钝。 邓惠中疼得浑身发抖,却趁特务不注意,偷偷记下刑讯室布局。 这些观察后来都融入那张地形草图,为越狱计划提供参考。 她把痛苦转化为抗争的力量,用细节为革命保留希望。 特务在记录本上得意写下 “找到弱点”,却不知她连裹脚的苦都能扛。 这点折磨,根本打不垮她骨子里的倔强。 1949 年夏天,她在狱中发起 “绝食斗争”,抗议特务虐待难友。 带领 20 多名难友坚持绝食 3 天,最终迫使特务改善狱中待遇。 这次斗争让难友们看到团结的力量,也展现了她的组织能力。 她用实际行动证明,即使在监狱里,革命者也能掌握主动权。 1949 年 11 月 27 日,渣滓洞大屠杀开始,邓惠中镇定自若。 她把那张地形草图塞给身边的难友,说:“如果能出去,一定要把它交给组织。” 面对特务的枪口,她高呼革命口号,直至倒在血泊中。 她用生命践行了对党的忠诚,为革命事业流尽最后一滴血。 新中国成立后,邓惠中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她的事迹被收录进地方党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素材。 华蓥山地区修建纪念馆、树立雕像,纪念她的革命贡献。 她的名字,从此与华蓥山的革命历史紧紧相连。 2024 年,华蓥山游击队纪念馆每年接待游客超 50 万人次。 越来越多的人通过邓惠中的故事,了解那段艰苦的革命岁月。 她当年反抗封建、投身革命的经历,都已成为历史的见证。 而她的精神,正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讲述,永远流传下去。 邓惠中虽已牺牲 75 年,但她的贡献从未被遗忘。 从反抗裹脚到组织妇女抗日,从领导武装斗争到狱中抗争。 她用一生诠释了革命者的担当,也为民族解放事业留下宝贵财富。这份贡献,早已融入国家发展的血脉,成为不朽的精神丰碑。 参考资料: 【献礼建党百年 讲巾帼英雄故事】巾帼女英雄邓惠中. 澎湃新闻. [2024-0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