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黄世仁”陈强提着两瓶好酒,来到“喜儿”田华家,求田华,“田华啊,你

余军侃武器 2025-11-06 13:50:07

1973年,“黄世仁”陈强提着两瓶好酒,来到“喜儿”田华家,求田华,“田华啊,你把我儿子陈佩斯收了吧,我们实在是走投无路了。” 陈强1932年出生,早年投身革命文艺,1944年进鲁迅艺术学院文工团。1945年,大歌剧《白毛女》上演,他首演黄世仁,那地主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台下观众直摇头。1950年,电影版《白毛女》拍成,他继续演黄世仁,银幕上那欺压百姓的嘴脸,让人看一眼就记一辈子。田华那时演喜儿,两人搭档默契,戏里是仇人,戏外成好友。 陈强不光演反派,还在多部影片里出力。1962年,《红色娘子军》里他演反派军官,拿下首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那奖杯搁家里,成了他演艺生涯的里程碑。从此,他的角色总带股子真实劲儿,观众爱看,也容易信以为真。家庭里,陈强娶了王文陆,生下陈佩斯这儿子。陈佩斯1954年出生,从小在片场长大,耳闻目睹父亲排戏,身上沾了文艺味儿。 上世纪60年代末,陈强一家去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劳动。那里风沙大,日子苦,陈佩斯跟着父亲下地干活,学着适应集体生活。1973年春,他们返回北京,儿子19岁,正该找条正道走。陈佩斯想继承父业,试着报考北京军区文工团、总政话剧团,可两次都落榜。报名表递上去,考官一看他父亲是谁,就摇头说不合适。陈强知道后,琢磨了好几天,决定找老朋友帮忙。   田华那时在八一电影制片厂干得风生水起,她是厂里演员剧团的骨干,负责招生。两人早年合作《白毛女》,田华演喜儿那股子坚韧劲儿,感染了不少人。陈强平时不爱求人,这次为了儿子,咬牙去了田华家。带上两瓶压箱底的好酒,直言不讳地说出那番话。田华听完,答应帮忙,让陈佩斯来厂里试镜。 陈佩斯接到通知,赶紧去厂里。考场上,他念独白,演小段子,田华坐考官席,点头通过。从此,他进了八一厂演员剧团,先从基础干起。端茶倒水、搬道具、擦机器,这些活儿虽琐碎,可他一步步学着。厂里氛围好,老同志手把手教,渐渐摸到表演门道。几年下来,他接了些小角色,演路人、配角,日子稳当起来。 1979年,陈强复出拍片,拉着儿子一起入组《瞧这一家子》。父子俩在银幕上搭档,陈强演老车间主任,陈佩斯演年轻技工。那部片子带点生活味儿,上映后观众爱看。陈强看儿子演得有灵气,建议他往喜剧方向走。那时候,喜剧还没成气候,可陈佩斯听了父亲的话,在厂里琢磨起来。 陈佩斯跟朱时茂走得近,两人志同道合,从生活小事里挖段子。宿舍里,两人聊得热火朝天,改编成小品。1984年,他们的《吃面条》上了春晚。全国观众围着电视机,看俩光头演员比划吃面,笑声一片。那一炮打响,陈佩斯从此在喜剧圈站稳脚跟。他的作品不光逗乐,还夹着对老百姓日子的真切体察,传递正能量。 父子俩的合作没停。八十年代,他们联手拍《父与子》、《二子开店》、《父子老爷车》。这些市民喜剧,讲家庭琐事,带给百姓温暖。《父与子》里,父子间那份互助劲儿,像极了寻常人家。《二子开店》说小本生意,接地气。《父子老爷车》讲开车上路,风趣中见真情。这些戏开创了“二子”系列,风靡一时,丰富了文艺饭碗。   陈佩斯对父亲这份敬重,一辈子没变。陈强晚年身体不好,2012年6月11日,在北京医院安详离世,享年80岁。陈佩斯推掉工作,守在床边照顾。父亲走后,他继续在喜剧路上前行,作品里总有那份传承。陈强一生演反派无数,可人品端正,为文艺事业添砖加瓦。  

0 阅读:0
余军侃武器

余军侃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