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政府花200亿挽留无效?光刻机巨头ASML为何要从老家搬走?   这并非简单

温不樊人世间 2025-11-06 14:24:10

荷兰政府花200亿挽留无效?光刻机巨头ASML为何要从老家搬走?   这并非简单的成功或失败,而是揭示了全球化企业与国家利益之间复杂关系的生动案例。   “贝多芬行动”首先是一场高调的政治回应,荷兰议会于2023年底通过法案,计划取消外籍高薪员工的税收优惠。随后自由党在选举中获胜,推行更严格的移民政策。   这些举措直接威胁到拥有近四成外籍员工的ASML,数百名工程师因此跳槽,面对压力,ASML董事会启动了对法国和德国的海外选址评估。   时任首相马克·吕特迅速成立特别小组,高调启动“贝多芬行动”,展现出挽留决心。   法国等欧洲国家领导人也向ASML发出了直接的投资邀请。荷兰政府的行动,既是安抚国内情绪,也是应对欧洲内部激烈的人才资本竞争。   行动的本质,是为荷兰本土的基础设施短板打上“紧急补丁”。ASML所在的埃因霍温地区面临严峻挑战。   住房严重短缺,新员工找房困难。电网十分脆弱,2023年一次故障就曾导致生产停摆。交通拥堵不堪,土地审批流程缓慢,都制约着公司的发展。   这笔25亿欧元的投资,被精准地用于扩建高速公路、升级电网、新建公寓和资助大学芯片专业。   宏大计划的执行却困难重重。由于地方议会为预算争吵,资金分配缓慢,导致项目延期。政府修补的速度,远跟不上ASML的扩张野心。   更深层的原因在于,ASML的决策逻辑早已超越了国家边界。它是一家凭借EUV技术垄断市场、市值欧洲第一的全球化公司。   其战略布局的首要考量是规避风险和优化全球资源。美国对华的出口管制,预计将使ASML中国市场份额从2023年的46%降至2025年的约20%。   地缘政治风险迫使ASML必须分散投资。公司宣布在法国东部投建研发中心,并投资1.3亿欧元于法国AI公司Mistral。在德国,它评估工业园区准备建新厂。   在美国,它已在康涅狄格州和得克萨斯州设立新工厂与办公室。超过1000名荷兰员工也已申请转移至海外。   ASML的新任CEO克里斯托夫·富凯明确表示,企业的增长不应局限于本土。   这家拥有核心技术的巨头,具备在全球范围内“择优而栖”的底气和战略自主权。这决定了任何单一国家的挽留措施都难以完全奏效。   “贝多芬行动”最终留住了ASML的总部,却未能阻止其增长引擎向全球分散。它清晰地表明,在全球化时代,国家政策在面对顶尖跨国企业时存在边界。   ASML的案例提醒各国,仅靠一次性资金投入是不够的,构建一个具备长期稳定性和吸引力的综合生态系统,才是留住高科技产业的根本。   有网友认为“欧盟互相拆台挖墙脚,荷兰这下懵逼了吧?荷兰退出欧盟吧。”   还有网友认为“中国制裁整个荷兰,包括稀土,没有稀土,那个企业要么破产,要么般走!”

0 阅读:0
温不樊人世间

温不樊人世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