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中国正式宣布 2025年11月5日,中国正式宣布:未来一年内继续暂停对美国商品24%的加征关税,同时保留10%的加征关税税率。 保留10%关税像悬着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看看身边商场,美国车厘子价格比三年前还贵15%,但特斯拉工厂还在深圳昼夜赶工。这种微妙平衡背后,藏着多少企业的辗转难眠? 还记得2018年贸易战刚开始吗?中国对美大豆加征25%关税,转眼从巴西进口量激增82%。如今山东港口堆满南美大豆,这种供应链重构就像老树发新枝,早悄悄长出抗风险能力。 西方媒体总爱说“中国让步”,却闭口不提美国仍保留对华3600亿美元商品关税。这种选择性报道比关税本身更可怕,它试图给世界植入扭曲的认知滤镜。 苏州的精密仪器厂老板上个月刚扩产,他说“10%关税在汇率波动里就消化了”。这种从容来自RCEP生效后多出来的20多个贸易伙伴,就像花园不再只种玫瑰,还育着木棉与茉莉。 华盛顿的智库报告显示,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从2020年的28%升至32%。当自家产业链足够坚韧,关税牌的效果自然打折扣。这让人想起练太极的老师傅,任你猛攻都化解于无形。 但别误解这是场零和游戏。上海进口博览会展厅里,加州葡萄酒依旧飘香,科罗拉多州的滑雪装备照样热销。经济共生关系像古老珊瑚礁,看似各自生长,实则血脉相连。 那些预测“中美经济脱钩”的声音渐渐哑火。现实是苹果手机里装着长江存储芯片,波音客机用着江西生产的碳纤维。这种交融程度,岂是关税壁垒能轻易割裂?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