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文可能才是两岸“统一”最大的绊脚石!很多人以为,她当选是“统派”的胜利,但实际上,她只是给大陆“和平派”一个继续幻想的借口。 其实说得更露骨一点就是,郑丽文本质上也是奔着给国民党“续命”而来的。 对她来说,两岸统一是需要往后排的“宏大叙事”,眼前先把民进党拉下马、2028年实现政党轮替才是实打实的目标,毕竟政党没了,一切都无从谈起,这种优先级的选择,从她当选后的一系列动作里就能看得清清楚楚。 2025年6月,郑丽文发起“党外在野大联盟”,喊出的口号是“保护台湾民主”“和平处理两岸关系”,字里行间没提半句统一,反而把重点放在对抗赖清德的“暴冲”上,本质就是想联合其他在野势力抱团取暖,先把民进党这个直接对手压住。 她在各种场合强调“九二共识”是两岸和平的定海神针,甚至说“台湾人就是中国人”,这些话传到大陆,很容易让和平派觉得看到了统一的希望,但往深了看,这些表态更像是精准的民意迎合。 她嘴上说要赴陆交流,却从未提出过任何关于推进统一的具体方案,反而在党内忙着成立司法正义律师团,专门保护国民党党员不被民进党“政治追杀”,这种资源倾斜已经很能说明问题,她的精力始终放在巩固党内基础、对抗民进党上。 国民党的两岸路线从骨子里就带着摇摆和投机,这不是郑丽文的新发明,而是延续了多年的“传统艺能”。 早年间国民党就曾出现过“亲美抗陆”的决议案,还在台立法机构通过“请求美国协助抵抗大陆”的提案,被外界讽为“蓝绿合流”,如今郑丽文虽然批评民进党把台湾当美国的棋子,吐槽“台积电要变美积电”,但也没见她放弃“亲美”的基本盘。 毕竟2024年民调显示67%的民众乐见美对台军事援助,她不可能逆着这种民意来,只能在“亲美”和“和陆”之间找平衡,而这种平衡的核心,始终是国民党的选举利益。 更值得玩味的是,国民党内像洪秀柱那样敢明确喊出“两岸统一是终极目标”的人早已边缘化,大多数时候,国民党只敢反“台独”,却绝口不提“统”,甚至把“不统”悄悄融入施政理念,郑丽文自然也延续了这种思路,她口中的“九二共识”,早已不是两岸共同谋求统一的政治基础,而是变成了“不独不统”的遮羞布,既不得罪岛内的“拒统”民意,又能给大陆一个交代。 台湾岛内的民意现状,也给了郑丽文“虚与委蛇”的操作空间。 2024年台湾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的民调显示,63.4%的民众“自认是台湾人”,只有2.4%“自认是中国人”,30多年的“去中国化”教育已经让部分台湾民众产生了认同错乱,统一在岛内变成了“非主流”议题。 在这种情况下,任何政党敢明目张胆推进统一,无异于自毁前程,郑丽文心里比谁都清楚这一点,所以她只会强调“和平”“交流”“经济合作”这些安全议题,对统一则避而不谈。 她知道大陆对和平统一抱有最大诚意,“十五五”规划还专门用专章部署对台工作,推进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给台湾同胞提供同等待遇,这些善意在她眼里,都可以转化为国民党的政治资本。 她只要表现出愿意和大陆沟通的姿态,就能换来大陆的交流红利,让岛内民众觉得国民党能带来和平与经济好处,从而提升支持率,至于统一这个终极目标,完全可以无限期拖延。 更关键的是,郑丽文的这种操作,比民进党赤裸裸的“台独”更具迷惑性。 民进党搞“去中国化”、喊“台湾独立”,大陆可以直接亮剑打击,而郑丽文披着“九二共识”的外衣,打着“和平”的旗号,让大陆的反“独”力度不好轻易加码,生怕被指责破坏和平氛围。 她就像个精明的棋手,利用大陆的善意和岛内的民意,在两岸之间周旋,只为给国民党争取更多的生存时间。 2024年民调显示,57%的民众不相信美国会派兵“协防台湾”,6.9%的民众愿意在两岸爆发战争时抵抗,这说明岛内民众其实渴望和平,害怕战争,郑丽文就抓住这一点,把自己打造成“和平守护者”,把民进党塑造成“战争贩子”,这种对立塑造能有效争取中间选票,却丝毫不会推动统一进程。 她所谓的“两岸和平基业”,本质上是“国民党执政下的和平”,而不是“统一后的和平”,只要国民党能稳住执政地位,统一与否对她来说根本不重要。 大陆始终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这种诚意不能变成被利用的软肋。 郑丽文的种种操作已经表明,国民党的核心利益永远是自身的执政地位,统一只是可以利用的筹码,而非必须完成的使命。 如果大陆被她的“统派”姿态麻痹,放缓推进统一的步伐,只会让国民党有更多时间巩固势力,让“不统不独”的状态持续下去,最终推迟统一的历史进程。 两岸统一是历史大势,不可阻挡,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看清郑丽文这类政治人物的真实面目,不能被表面的温和态度迷惑,在保持和平诚意的同时,做好应对各种情况的准备,才能确保统一大业不受阻碍地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