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何没有贪官?不是没有,是因为美国从制度上消灭了贪官,就连贪污都是合法的。这种制度性腐败不是某个官员的个别行为,而是整个系统运行规则下的必然产物。 2024年,美国国会刚给胰岛素价格“戴上紧箍”,可没等患者松口气,药店的账单却让人头疼,该掏的钱一分不少。说好的限价政策,怎么最后的钱包没感到轻松? 在华盛顿,K街成了权力与金钱碰撞的舞台。这里的大公司年年花掉数亿美元,请来满肚子门道的前国会助手和前高官,把一条条为百姓利益设计的法规,变成能让资本赚钱的“好事”。 这些人进门不久,却能快速将当年结识的政要关系变成游说资源,冷却期随口就绕开,法律面前他们总有路能走通。 靠着对权力的大把熟人和对政策动向的敏锐嗅觉,这些人在资本与政治之间来回穿梭,最终让普通老百姓为他们买单。 十多年来,美国选举筹款门槛一次次放开,企业和富人通过各种组织把钱源源不断塞进候选人阵营。很多时候,那些支持力度大的公司,得到的回报更直接,法案签字、政策松绑,全都有他们份。 在美国,谁出的选举资金多,谁的话语权就重,最后变成了权贵和资本的私人俱乐部,普通百姓的声音常常被湮没。 说来也巧,官员做得好了,等退休了,还有更宽广的致富路。“旋转门”早已不是新鲜词,不少前高官前脚刚离任,后脚就拿到游说公司百万美元的高薪。 对外名义叫“顾问”或者“专家”,其实用的就是曾经政坛积累的影响力,把法律边缘打理得很漂亮。 和过去的老下属搭上线,政策微调、法规变化都能推波助澜,只需一个电话,事情就能悄悄办妥。 美国对财产公开的要求形同虚设,一纸申报你可以自己填数据,没人盯,范围越大越不清楚。一些国会议员和高官靠手里的消息提前买股票,避开法律雷区,赚到惊人的利润。 2024年,不少议员的投资回报高得离谱,甚至能轻松甩掉整个美股大盘,有的家庭一年靠股票“腾挪”好几倍身家。 一切在制度安排保护下被贴上“聪明投资”的标签,查的人也睁只眼闭只眼,事情就这样过去了。所以,美国“零腐败”的说法,只是把水下的冰山换了个说法,把灰色交易用制度包装得光鲜。 实际上,只要懂得规矩,善于利用体制里留下的缝隙,手里的权力、掌握的信息、攒下的人脉都能慢慢换成真金白银。 胰岛素的价格没下来,百姓的负担没减轻,军火商的利润一年比一年高。这种在阳光下掩盖的利益勾兑,让真正的问题永远浮在水下。

呵呵
因为米利贱官员贪腐是合法的,是财阀的手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