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天佑中华?中国缺油、缺气、缺铜、缺铁,偏偏就是不缺能拿捏世界各国的稀土,还恰好掌握世界尖端的稀土提炼技术。 咱们国家自己的铜储量只占全球4%多点,每年炼铜用的矿石94%都得从国外买,要是把各种形式的铜进口加起来,对外依赖度能超过80%。 油和气就更不用说了,开车、取暖、工厂生产都离不开,咱们自己产的不够用,每年都得从国外大量进口。 铁也是,虽然矿石不算少,但品位低,好矿石大多得从澳大利亚、巴西这些地方运过来,这些年进口量一直不小。 说真的,以前提到这些资源依赖,不少人都犯愁,觉得被别人卡着脖子。 但偏偏在稀土这事儿上,咱们腰杆特别硬,稀土这东西不是土,是17种金属元素的统称,别看名字里带个“稀”,咱们国家的储量一点都不稀,占了全球将近一半,2024年的产量更是占了世界68%以上。 更关键的是,稀土这玩意儿难就难在提炼,这些元素化学性质太像了,混在一块儿根本没法直接用,得提纯到极高的纯度才行。 而咱们国家早就突破了这个难关,当年徐光宪院士发明的“串级萃取法”,能把钕、镝这些关键元素提纯到99.9999%的纯度,这水平别说国外比不了,他们现在顶多能做到99.9%,根本满足不了高端制造的需求。 现在更厉害,又搞出了离心萃取技术,以前分离一种稀土元素得用80到120级设备,现在20多级就够了,回收率从60%不到提到95%,消耗的盐酸还能减少90%,废水也少了十倍。 就因为这技术,全球90%以上的优质稀土精炼产品都是咱们产的,别人就算有稀土矿也没用,比如美国、澳大利亚有矿,但他们没这提炼技术,挖出来的矿石还得运到中国加工,不然就是一堆没用的石头。 2024年国务院还出台了《稀土管理条例》,从法律上支持技术研发,这技术优势只会越来越稳。 有人说这是“天佑中华”,这话听着提气,但咱得明白,这绝不是光靠运气,稀土资源是老天给的底子,但提炼技术可是咱们一代代人拼出来的。 从20世纪50年代稀土工业起步,到后来科学家们埋头钻研突破技术瓶颈,再到国家组建中国稀土集团整合力量,搞全产业链发展,能生产400多个品种的稀土产品,这都是实打实的努力。 党和国家一直重视稀土产业,总书记早就强调要加大科技创新,提高开发利用水平,这些年的投入和支持从没断过。 为什么说稀土能“拿捏”各国?因为现在的高科技产品根本离不了它,新能源汽车的驱动电机、风力发电机的永磁体、手机芯片、航空航天装备,甚至精密武器里都得用稀土,没有高纯度的稀土,这些东西都造不出来。 全球对稀土的需求越来越大,尤其是新能源发展起来后,钕的需求每年都涨12%,而这东西的提纯技术就咱们最厉害,别人想绕都绕不开。 以前他们还想卡咱们资源的脖子,现在倒过来,在稀土这儿,是咱们掌握主动权。 你看,一边是油、气、铜、铁这些基础资源得靠进口,另一边是稀土这种战略资源咱们有储量、有技术、有产业链,这不就是老天爷给了好底子,咱们自己又争气把技术搞上去了吗? 这可不是简单的运气,是资源禀赋和国人努力凑到一块儿的结果。 现在国际上竞争这么激烈,资源越来越被当成筹码,咱们手里握着稀土这张牌,心里就有底。 说实话,以前提到资源问题,谁不担心被卡脖子?但稀土这事儿真的给咱们长了志气,从资源储量到提炼技术,再到全产业链布局,咱们一步步做到了世界第一,这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的心血,是国家的战略眼光。 现在咱们不仅能满足自己的需求,还能主导全球稀土市场,这就是实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