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年梁朝伟版本的韦小宝,七个老婆选角真不咋地,要颜值没颜值,个个妆容画的也很潦草。 要聊这版《鹿鼎记》,得先搞清楚它的出身——这是1984年TVB出品的经典剧集,梁朝伟演韦小宝时才22岁,搭档23岁的刘德华演康熙,俩年轻演员把少年意气和君臣博弈演得活灵活现,当年播出时收视一路飘红,甚至成了不少观众的童年回忆。 但现在再回头看选角争议,其实多半是时代审美和制作条件的差异在作祟,不是剧组真的“敷衍”。 80年代的TVB拍戏,讲究的是“短平快”,一部几十集的剧往往两三个月就拍完,业内叫“七日鲜”——意思是一周就能赶完几集的戏份。 那时候台里的资源有限,服装道具大多是库存循环使用,妆发团队就那么三四个人,要负责整个剧组的造型,根本没精力给每个角色做精致的定制妆造。 韦小宝的七个老婆,服装多是简单的粗布衣裙,发饰也就插两支木簪或绒花,放在现在高清镜头下看,自然显得“潦草”,可在当时的小屏幕上,这样的妆造已经算贴合“江湖儿女”的设定。 更重要的是,当时TVB选角从不是只看外貌。 这版七个老婆的演员,像刘嘉玲、吴君如、毛舜筠、商天娥,全是从TVB艺员训练班出来的,台里更看重她们的表演潜力而非外形。刘嘉玲当时才19岁,演方怡时带着股倔强劲儿,把角色的爱恨纠结演得很到位; 吴君如的曾柔看似文静,却能在细节里透出温柔中的坚定;毛舜筠的沐剑屏更是把小郡主的娇憨天真拿捏得恰到好处。这些演员后来都成了影坛常青树,靠的就是当年在小荧幕上练出来的扎实演技。 至于被说“像韦小宝妈”的女演员,其实大概率是角色设定的问题。 《鹿鼎记》里的七个老婆本就不是一个年龄段,比如苏荃原是神龙教教主夫人,性格成熟大气,设定上就比韦小宝年长几岁;建宁公主虽是公主,却带着刁蛮泼辣的性子,演员需要演出那份“大姐头”的气场。 80年代的审美本就偏向端庄大气,不追求现在的“少女感”,演员为了贴合角色气质,妆容和神态都会往成熟了靠,放在现在看可能显得违和,但在当时的观众眼里,这样的形象才符合角色逻辑。 现在观众觉得这版选角“拉胯”,很大程度是因为看惯了高清镜头下的精致剧作——近几年的《鹿鼎记》翻拍版,服化道动辄耗资数百万,演员也多是符合当下审美的年轻艺人。 可回头看1984版,它的魅力从不在外表的精致,而在对原著的忠实还原和演员的鲜活演绎。 梁朝伟把韦小宝的机灵、狡黠、重情义揉在一起,一个眼神就能带出角色的小心思;刘德华的康熙既有帝王的威严,又有和韦小宝的兄弟情,两人对手戏至今被奉为经典。 评价老剧不能脱离时代背景,84版《鹿鼎记》的“潦草”妆造和“非颜值向”选角,恰恰是那个年代TVB用心做内容的证明——他们没把经费花在表面功夫上,而是集中在剧本打磨和演员培养上。几十年过去,再看这版剧,依然能被演员的演技打动,这才是经典真正的生命力。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84年梁朝伟版本的韦小宝,七个老婆选角真不咋地,要颜值没颜值,个个妆容画的也很潦
名城探寻
2025-11-07 08:05:37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