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一男子喝酒后打车,竟然将12元的车费付为10万多,到账语音提示响起后,出租车司机满脸惊讶地问道:“你怎么会付了10万多啊?我现在退给你吧。” 谁知顾客竟不着急,无比从容淡定地呵呵笑,也有可能是喝酒的缘故,脑子不太清醒,还说了很多胡话。 这位司机叫李增军,是如约出行集团的出租车司机,握着方向盘在广州街头跑了整整十年。那天晚上22点多,他在滨江东路接上满身酒气的何先生,目的地是新港西路,全程不过十几分钟的路程。 听到“微信收款101500元”的语音提示时,他正准备解锁车门让乘客下车,整个人猛地一顿,以为自己听错了,反复确认收款界面才敢相信——12元的车费,真的多出来十万一千四百八十八元。 李增军手指飞快点着手机屏幕尝试原路退款,指尖都有些发颤,可微信弹出的支付限额提示让他瞬间僵住——单日转账额度根本兜不住这笔巨款。 他转头看向后排的何先生,对方正揉着太阳穴傻笑,嘴里嘟囔着“没事没事,明天再说”,连自己转错钱都没反应过来,显然醉得不轻。李增军拽住准备推门的何先生,语气急得发紧:“这钱太多了,我不能留,现在必须退给你!”何先生却挥挥手,脚步虚浮地往前走,只留下一句“明天联系”就没了踪影。 看着乘客消失在夜色里,李增军坐进驾驶座没发动车子。他摸出手机又试了几次转账,还是失败。 这笔钱相当于他大半年的纯收入,可他脑子里压根没闪过一丝犹豫,只觉得怀里揣着颗“定时炸弹”——乘客喝成这样,万一明天忘了这事,或者以为钱被自己吞了,麻烦就大了。 他当即决定暂停营运,打方向盘往越秀区大东派出所开,路上还特意给何先生发了条微信,把自己的车牌号、姓名和报案的事说清楚,让对方醒酒能看到。 到了派出所,李增军把上车时间、路线、乘客穿着一五一十告诉民警,连何先生中途说过“去见朋友”的细节都没落下。 做完笔录出来已是凌晨,他没回家,就在车里眯了两小时,天刚亮就给何先生发消息约见面。等接到人时,何先生酒劲刚过,看到手机账单上的数字吓出一身冷汗,这才想起昨晚的糊涂事。 两人一起回到派出所,在民警见证下,李增军分几笔把101488元转了回去。何先生攥着他的手反复道谢,说这笔钱是公司急用的周转款,要是真丢了,自己饭碗都保不住。 没过几天,何先生特意做了面“拾金不昧、品德高尚”的锦旗,送到李增军所在的公司。 面对同事的称赞,李增军只是朴实一笑,说自己不过是做了该做的事,“不是自己的钱,一分也不能碰,这是刚入行时师傅就教的规矩”。 有人说李增军运气好,遇到的乘客没赖账,可很少有人知道,他这十年里捡过的手机、钱包不下三十个,每次都是要么等乘客回来找,要么直接交到公司。 广州出租车行业里,像他这样的司机不在少数,有师傅收到五万块错付车费连夜报警,有师傅捡到装满现金的背包原地等两小时,他们挣的是辛苦钱,却比谁都清楚诚信的分量。 更让人感慨的是何先生的状态,醉酒后意识模糊却没怀疑司机要私吞巨款,这种信任不是凭空来的。正是无数个李增军们用一次次坚守,慢慢攒起了这份职业信誉。 换个角度想,要是李增军真动了贪念,删了微信、改了联系方式,醉酒的何先生很难第一时间找到人,可他没这么做,因为在他心里,职业尊严比意外之财重要得多。 这件事之所以让人动容,不是因为巨款失而复得的戏剧性,而是普通人在诱惑面前的清醒选择。在快节奏的生活里,太多人觉得“老实人吃亏”,可李增军的经历恰恰说明,坚守底线从不会错。那些藏在日常里的诚信,才是撑起社会运转的基石。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