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基辛格竟然预言俄乌最先耗干的不是俄乌美,而是一个意想不到的国家?

柳淮蕊 2025-11-07 11:30:55

万万没想到,基辛格竟然预言俄乌最先耗干的不是俄乌美,而是一个意想不到的国家?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基辛格真不愧活到百岁,看问题的眼光还是毒,早在2023年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就不表示:俄乌这场仗打下去,第一个扛不住的不是俄罗斯,也不是乌克兰和美国,而是冲在最前面的英国。 当时不少人觉得这是危言耸听,可到如今再看,这预言简直准得扎心。 俄乌冲突从2022年2月打到现在,英国全程跟打了鸡血似的往前冲,又是送武器又是砸钱,可自家经济早就被拖得底朝天,民众怨声载道。 英国这“急先锋”当得实在卖力,简直是把家底往战场上搬,英国国防部表示,过去六个月给乌克兰送了超过8.5万架军用无人机,比2024年全年还多8倍,计划今年总量要冲到10万架,光这一项投入就快5亿美元了。 马洛伊航空公司的T150能扛68公斤弹药,Windracers的无人机航程能到1000公里,连16克重的“黑蜂”微型无人机都送了850架,说是要帮乌克兰打破战场僵局,可这就是把自家军工库存往空里填。 更别提累计快250亿英镑的援助总额,相当于英国国民医疗服务预算的好几分之一,这钱可不是大风刮来的,全是政府借债或者从民生里挤出来的。 基辛格早看透了,英国这是典型的“死要面子活受罪”,中等体量的国家偏要充大国门面,哪经得住这么造。 脱欧后遗症本来就没缓过来,2024年英国出口下降超10%,供应链断得一塌糊涂,GDP增长才0.6%,连欧盟平均水平都赶不上,公共债务却飙到了GDP的100%以上。 到2025年更惨,11月7日英镑对人民币汇率跌到9.3493,还在小幅下跌,通胀又回弹到5%,能源账单高得让老百姓冬天取暖都得精打细算。 政府一边砍教育、医疗经费,却对乌克兰的援助承诺没松过口,这操作简直是“家里着火还帮邻居浇水”。 他们的财政部早算出账了,今年债务利息支出占了预算的10%,可外交部门还在硬撑,怕在北约里丢面子,这就是基辛格说的“没大国实力偏要摆大国架子”。 反观另外几家,根本没英国这么狼狈,俄罗斯虽然受制裁,可2024年靠卖油气给亚洲,收入超1000亿美元,GDP还涨了3.6%,军工产能比战前翻了60%,坦克炮弹源源不断往前线送。 美国更别提了,坐收渔利,洛克希德马丁2024年营收涨了30%,液化天然气对欧销量翻番,把俄罗斯的市场份额抢了个精光,自己经济还能增长2.5%。 只有英国,既没美国的霸权红利,又没德国的工业韧性,脱欧后连欧盟的成本分摊都蹭不上,只能自己硬扛援助压力,基辛格觉得他们会“最先耗干”,就是算准了这笔经济账。 现在英国国内早就炸了锅,民众哪还管什么盟友情谊,只想先顾好自己的日子。 今年9月俄罗斯新闻社报道,伦敦、曼彻斯特多地爆发大规模抗议,示威者举着英国国旗高呼“拒绝援乌幻想”,骂政府“烧钱海外,忽视本土”,甚至占领了特拉法加广场的纳尔逊纪念柱。 议会请愿网站上更有民众发起签名,要求暂停25亿英镑的对乌新援助,先彻查之前23亿英镑的去向,虽然现在只有163个签名,但背后代表的民意已经很明显了。 民调显示,现在支持继续援乌的英国人已经跌到40%以下,年轻人骂得最凶——就业难、住房贵,政府却把钱扔到国外,这不满情绪早晚会烧到执政根基上。 更要命的是,英国的援助根本没换来回报,反而把自己拖进了战略死胡同。 基辛格早就指出,持久战拼的是后勤和经济韧性,可英国的援助全靠借债维持,利率一涨,债务就跟滚雪球似的。 现在乌克兰战场还是胶着状态,英国送的8.5万架无人机虽说能折腾一阵,但俄罗斯很快就搞出了拦截系统,根本改变不了战局。 政府内部现在也吵翻了,财政部门要砍援助救经济,外交部门怕得罪美国和北约,政策摇摆不定,从约翰逊到苏纳克再到现在的斯塔默,换了三任首相,援乌政策没理顺,国内矛盾倒堆成了山。 最讽刺的是,英国想靠援乌刷“大国存在感”,结果反而暴露了自己的虚弱。 苏格兰的独立支持率快到50%了,内部先快裂开了;能源进口依赖度越来越高,俄乌冲突推高的油气价让它每年多花几百亿英镑;企业倒闭潮来袭,失业率升到5%以上,制造业成本涨得没边。 基辛格说的“外交要量力而行”,英国是一句没听进去,结果现在好了,脸肿了消不下去,兜里的钱也花光了。 现在英国的处境已经很清楚了:继续援乌,经济撑不住,民众要造反;停手,又怕被美国和北约排挤,丢了所谓的“盟友信任”。 如此两难的局面,正是基辛格当年预言的核心——实力配不上野心的国家,就会在持久战里最先倒下。 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4
柳淮蕊

柳淮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