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乌克兰大使突然宣布 ​11月7日,乌克兰大使斯特凡尼希娜表示,尽管美

柳巷清风 2025-11-07 12:25:15

就在刚刚! 乌克兰大使突然宣布 ​11月7日,乌克兰大使斯特凡尼希娜表示,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已暗示不想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导弹等远程武器,但双方的采购谈判仍在“积极”进行中。 乌克兰这位新任驻美大使奥尔哈·斯特凡尼希娜,两个多月前才接过这个重担。她坦言谈判不仅涉及“战斧”,还包括各种远程和短程导弹。这话从她嘴里说出来,带着一种小心翼翼的期待,仿佛在雷区里挑路走。 特朗普那边的态度却是斩钉截铁。就在这个周日,他当着记者面明确表态:“不会,没真正考虑过。”这种总统公开拒绝、大使却宣称谈判顺利的诡异局面,背后藏着说不清的算计。 战争最残酷的真相往往藏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里。斯特凡尼希娜谈到乌克兰正经历“非常艰难的时期”,俄罗斯对能源基础设施的反复袭击让每个冬天都成为生死考验。她那句“我们能熬过这个冬天,也能再熬过一个冬天,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么做就是对的”,听着让人心酸。 泽连斯基四号还在喊话,强调美国必须对提供远程武器“持开放态度”。他需要这些武器,不仅仅是为了战场,更是为了谈判桌——那怕只是作为“威慑手段”。 特朗普的犹豫不是没有理由。前乌克兰总理阿扎罗夫点破了关键:特朗普认为“当前基辅政府不可靠”。这种根深蒂固的信任危机,比任何导弹都难对付。 更不用说特朗普一直坚信乌克兰冲突是“美国的战争”,他更倾向于与俄罗斯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问题。战斧导弹的射程超过2000公里,一旦交付,就意味着战争可能蔓延到俄罗斯腹地——这是克里姆林宫绝不能容忍的红线。 俄罗斯的反应从来都是强硬且可预测的。普京早已警告,提供战斧导弹将意味着“一个全新的、质量不同的升级阶段”。克宫发言人佩斯科夫说得更直接:莫斯科会“采取相应措施”回应。 特朗普那句“战斧导弹只有在美国发射时才能发挥作用,而美国并不会这么做”,暴露了他对这场冲突的真实想法。他不愿被拖进泥潭,更不愿给别人递刀子。 谈判桌上的“积极”信号,很可能是基辅在极度困境中的一种策略。斯特凡尼希娜提到“许多代表团正在努力扩大可用资金”,这暗示乌克兰正在华盛顿各个层面寻找突破口。 战争进行到今天,每一件新武器都可能改变战场平衡。乌克兰渴望的远程导弹,不仅是军事工具,更是政治象征——象征着美国到底愿意在多大程度上支持他们。 特朗普对俄罗斯两大石油巨头的制裁,与他拒绝提供战斧导弹的态度形成了有趣对比。这说明他的对俄政策并非一味软弱,而是有着自己的算计。 这场围绕战斧导弹的微妙博弈,双方都在玩一场危险的游戏。乌克兰需要生存,美国需要考虑全球战略,俄罗斯则在密切关注每一步动向。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50

猜你喜欢

柳巷清风

柳巷清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