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了没有: 近几日,英、法、德、荷兰等欧洲国家对中国发声时,意大利女总理梅洛尼

未央细说 2025-11-07 16:25:47

发现了没有: 近几日,英、法、德、荷兰等欧洲国家对中国发声时,意大利女总理梅洛尼却突然“安静”下来,似乎变得“低调”了!   梅洛尼早年可不是这样的角色,作为极右翼政党"意大利兄弟党"的领头人,她靠着对华强硬言论圈粉无数,把"对华强硬就是对意大利负责"当成了自己的政治圣经,竞选时更是放狠话,说要"彻底清理中国在意大利的经济渗透",那股子气势仿佛要把整个亚平宁半岛都掀翻。可她万万没料到,押错宝的代价会来得这么快、这么狠。   当初不顾企业界强烈反对,执意退出"一带一路"的消息一落地,意大利经济就陷入了尴尬境地——表面看今年前十月对华出口还涨了9%,可细究下去全是水分,葡萄酒对华出口量暴跌23%,奢侈品订单减少17%,那些靠着"一带一路"项目拿到集装箱码头、光伏电站合同的企业,现在只能对着空荡荡的生产线叹气。   更让梅洛尼心寒的是,她一门心思巴结的美国,根本没把她当回事,去年G7峰会她鞍前马后跟着拜登唱双簧,主动请缨当"印太战略"在欧洲的传声筒,换来的承诺是美国帮助意大利升级能源基础设施,结果大半年过去,所谓的合作协议还停留在纸面上,意大利能源价格今年涨了19%,民众冬天取暖都成了问题,她厚着脸皮给美国能源部打电话求援,对方只是轻飘飘一句"市场调节需要时间"就给打发了。   更讽刺的是,美国企业还趁机抢占意大利本土市场,特斯拉在米兰建超级工厂,抢走了原本属于菲亚特的2000个就业岗位,这种被卖了还帮着数钱的滋味,估计让她夜里都睡不安稳。   这时候再看看欧盟内部,梅洛尼更是越看越窝火,她的极右翼立场早就让欧盟核心国家看不顺眼,德国总理朔尔茨公开说"意大利的价值观与欧盟主流格格不入",法国总统马克龙更是在难民政策上处处针对她,上个月欧盟气候会议上,意大利提出要延缓碳中和目标,理由是保护本国传统工业,结果被法德联手否决,连个讨论的机会都不给。   更憋屈的是,欧盟给意大利的复苏基金被砍了30%,理由是"改革进度不达标",可谁都清楚,这不过是借机敲打她的政治立场,现在她在欧盟会议上说话,连卢森堡这样的小国代表都敢打断,这种被边缘化的屈辱,比经济下滑更让她难受。   而她自己呢?国内的压力更是压得她喘不过气,失业率飙到8.7%,年轻人失业率突破25%,米兰街头每周都有抗议游行,标语直接写着"梅洛尼下台",反对党趁机发难,在议会里追问"退出一带一路的损失谁来承担",联合政府内部的盟友也开始动摇,北方联盟党威胁要撤回支持,除非她改变对华政策。   最让她头疼的是,意大利工业联合会公开表态,要组织企业代表团秘密访华,哪怕政府不背书也要自己找活路,这种内外交困的局面,让她再想像以前那样喊"对华强硬",喉咙都像卡了鱼刺。   现在的梅洛尼就像个泄了气的皮球,既不敢公开认错,又没本事解决问题,只能选择用"低调"来逃避,欧盟对华发表联合声明时她装聋作哑,中国驻意大使举办经贸论坛,她连贺信都懒得写。   可政治这东西从来不是你想躲就能躲的,企业界催着她恢复对华合作,美国逼着她继续反华,欧盟等着看她笑话,民众盼着她改善生活。她现在的沉默,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说到底,梅洛尼的困境都是自找的,把意识形态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以为跟着美国就能狐假虎威,结果成了国际舞台上的跳梁小丑,现在她要是聪明,就该赶紧调整对华政策,可极右翼的基本盘不允许她低头;要是继续硬撑,用不了半年就得被民众赶下台,这种进退两难的局面,比任何政治对手都更能治她的"强硬病"。   你说梅洛尼最后会选择低头认错,还是硬扛到下台?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0 阅读:0
未央细说

未央细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