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2年,王亶望被抄家,当乾隆检查抄来的物品时,发现一件四条腿的裤子,上面绣满鸳鸯,乾隆不解地问侍从是什么东西,侍从硬着头皮演示了裤子的用法,羞得乾隆满脸通红,当时就大发雷霆:“不知羞耻!”下令严惩王亶望。 说起来,王亶望也算是寒门逆袭的典型。他是陕西人,从小脑子就灵,口才也好,靠着科举一步步往上爬,最后坐到了封疆大吏的位置。刚当官那阵子,他还挺清廉,办差也利索,朝廷都挺认可他。 可权力这东西太考验人,手握大权后,王亶望渐渐变了。他不再盯着民生政务,反倒一门心思享乐,贪财好色样样占全。地方上被他搞得怨声载道,御史台早就收到不少举报,可他人脉广,一直没抓到实锤。 直到乾隆四十七年春天,一封弹章递到了乾隆面前。里面把王亶望的罪状列得明明白白:贪了几十万赈灾银,养了四十多个姬妾,还挪用公款修私宅、买古玩、办戏班。乾隆一看就炸了,当即下令彻查。 查抄王亶望家的时候,连办案人员都惊着了。金银珠宝堆得像山,古玩玉器摆得满满当当,光是清点库房就花了三天三夜。可这些都不算最离谱的,绸缎箱子里翻出的那条四腿裤子,才真叫人看不懂。 这裤子用料是上等绸缎,颜色鲜亮,绣工更是精细。最奇怪的是它的形制,不是寻常的两条腿,而是并排四条腿,看着就像连体的。内务府的太监不敢乱下判断,赶紧连同其他证物一起送进了宫。 乾隆在畅春园看到这裤子,起初还觉得只是工艺奇特。等听侍从说明用途,他的脸瞬间就红了,跟着就是雷霆大怒。原来这是王亶望特意让裁缝做的,用来和姬妾一起穿的玩物。 乾隆这辈子,一直标榜要守“圣祖家法”。他自己虽说也有风流事,但最恨臣子不守礼法、败坏伦理。王亶望这举动,正好撞在了他的逆鳞上,案子的性质一下就变了。 要是只贪钱,凭着王亶望的官阶,或许还能留条活路。可这四腿裤子一出现,就坐实了他荒淫无度的罪名。乾隆当即下旨:王亶望斩立决,家产全充公,姬妾贬为官妓,子侄全发配边疆,永远不许回来。 旨意一下,朝堂上没人敢说话。以前王亶望家门庭若市,现在转眼就门可罗雀,连往日的同僚都躲得远远的,谁也不敢替他求情。三天后午门问斩,围观的百姓挤满了街头。 王亶望穿着囚衣,铁链缠脚,憔悴得不成样子。行刑前他对着天叹了口气,听着像是有悔意。他一死,这事儿就成了京城百姓最热闹的谈资,说书人编了各种版本的故事,在茶馆酒肆里反复上演。 其实王亶望的败落,早就埋下了伏笔。贪腐只是表象,真正让他万劫不复的,是失了为官的底线。清代最看重纲常礼教,一个封疆大吏干出这种荒唐事,不仅是个人失德,更是挑衅朝纲。 这案子之后,官场确实清净了不少。地方官们都把王亶望当反面教材,办事不敢再马虎。乾隆也借着这事儿告诫群臣,为官先得克己,越界的事儿绝对不能碰。 说起来也挺唏嘘,王亶望从寒门子弟做到封疆大吏,本来能留个好名声。可偏偏被贪欲和享乐冲昏了头,最后栽在一条裤子上,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要是他能守住初心,结局会不会完全不一样? 信源:《清高宗实录》卷一千一百五十七、《清史稿·王亶望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