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特讯!舷号18,福建舰正式入列,中国海军迈入三航母时代。 2025年11

予自己 2025-11-07 19:41:40

突发特讯!舷号18,福建舰正式入列,中国海军迈入三航母时代。 2025年11月5日,海南三亚某军港碧波浩瀚、旌旗猎猎,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舷号18)入列授旗仪式隆重举行,2000余名海军官兵与航母建设者代表整齐列队,见证这一载入史册的时刻。随着八一军旗冉冉升起,这艘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电磁弹射型航母正式加入人民海军序列,标志着中国航母发展迈入“电磁弹射时代”,人民海军向世界一流海军目标迈出决定性步伐。 作为全球首艘“常规动力+电磁弹射”组合的航母,福建舰满载排水量达8万余吨,刷新了常规动力航母的规模纪录。与辽宁舰、山东舰的滑跃式起飞甲板不同,福建舰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配置3条电磁弹射装置与4道阻拦索,3个弹射起飞位格外醒目,从根本上改变了舰载机的起降模式。其搭载的电磁弹射系统实现重大技术突破,能量利用率超60%,45秒即可完成一次弹射准备,推力可在50-200节区间精准调控,既能适配歼-35隐身舰载机的轻柔弹射,也能支撑空警-600固定翼预警机满载起飞,可满足2-70吨各类舰载机的起降需求。更值得骄傲的是,该系统故障率低至1/3200次,维护人员需求减少30%,性能指标比肩甚至超越国外同类装备,打破了“电磁弹射必须依赖核动力”的传统认知。 在战力配置上,福建舰展现出强大的综合作战能力。甲板上,歼-35隐身舰载机、歼-15T弹射型战斗机、空警-600舰载预警机依次停放,已完成首次弹射起飞和着舰训练,构建起“制空+制海+预警”的黄金作战组合。这艘巨舰的舰载机搭载量可达65-85架,单日出动架次提升至100-120架,部分场景下极限出动架次可达270架,是辽宁舰的6倍之多,大幅延伸了航母打击圈与预警范围。配合隐身舰岛设计与先进相控阵雷达,福建舰形成多层次攻防体系,入列即具备初始作战能力,可随时执行远海任务。 从2018年正式开工建造,到2022年6月17日下水,再到2024年5月首次海试、2025年9月穿越台湾海峡开展科研训练,福建舰仅用七年时间便完成从图纸到入列的全过程,创造了大型航母建造的“中国速度”。这一成就的背后,是军民融合战略的深度实践,彰显了我国完整的工业体系与强大的综合国力。外媒纷纷对福建舰的电磁弹射技术给予高度评价,认可其世界领先水平,而这项采用“电磁弹射+无线电频率”结合的核心技术,是中国军工的自主创新成果,实现了舰载航空技术领域的“换道领跑”。 “福建”之名,承载着对东南沿海防务的重视与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定决心。福建舰的入列,使人民海军正式进入辽宁舰、山东舰、福建舰三航母时代,不仅让近海防御与远海护卫能力得到质的提升,更实现了航母兵力在多方向的灵活部署与轮换,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提供了更坚实的战略支撑。 从滑跃起飞到电磁弹射,从借鉴学习到自主领跑,中国航母的发展轨迹,正是国家科技进步与国防实力提升的生动缩影。福建舰的入列,不仅激发了亿万民众的民族自豪感,更向世界传递了中国捍卫海洋权益、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坚定信念。未来,随着舰载机起降、编队协同等实战化课目逐步推进,福建舰将带领人民海军走向更远的海域,在深蓝大洋上书写新时代的海军传奇。福建舰 福建号航母舰

0 阅读:0
予自己

予自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