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双十一的热闹劲儿还没过,网上却爆出个让商家和消费者都直呼“扎心”的事儿——有女装商家备货500万,结果退货量直接飙到400万,这数字一出来,直接把大家给惊着了。 这事儿可不是个例。现在电商女装退货率高得离谱,普通平台退货率常年稳在50%到60%,直播带货更是夸张,直接飙到70%到80%。就说广州有个女装店主李女士,她家店铺年销售额800万,退货率却高达75%。去年双十一,她备了500万的货,最后退回近400万,光运费险就赔了12万。那些退回的衣服,领口沾着粉底液,裙摆带着褶皱,甚至还有汗渍,根本没法二次销售,直接亏了80多万。更离谱的是,沈阳有60多名学生网购运动会服装,穿完带着草屑统一退货,直接把店铺搞到封店三个月。 为啥退货率这么高呢?一方面,有些消费者钻“七天无理由退货”的空子,穿着新衣参加派对、旅游拍照、出席重要场合,完了卡着时间把衣服退回,商家根本没法举证,只能吃哑巴亏。另一方面,商家自己也有问题。现在有些女装尺码严重缩水,模特图过度修饰,实物和图片差距大,消费者买回来发现货不对板,只能退货。还有平台规则,像“仅退款”政策,本是为了方便消费者,结果被一些人当成“摇钱树”,恶意退货赚运费险,甚至有人靠批量退货骗钱。 商家们被逼得没办法,只能想出各种奇招自救。今年双十一,巨型吊牌成了“标配”。这些吊牌有A4纸大小,材质坚硬,上面写着“拆除不退不换”。商家说,这招虽然简单,但效果明显。有店铺用了巨型吊牌后,恶意退货率从42%降到18%,带污渍的退货量少了60%。可这招也不是万能的,网上很快就出现了“无损拆吊牌教程”,甚至有人靠代拆吊牌赚差价,商家和消费者的“攻防战”没完没了。 这事儿说到底,是电商生态的诚信出了问题。商家觉得委屈,自己辛辛苦苦备货,结果被恶意退货坑惨;消费者也不满,买到的衣服尺码不对、质量差,退货还麻烦。其实,商家和消费者不是天生的“冤家”,一买一卖的过程不该是零和博弈。商家得把商品质量提上去,尺码标注准一点,详情页信息真实点,从根源上减少合理退货。消费者也得守住诚信底线,合理行使退货权利,别把“七天无理由”当成免费试衣间。平台也得担起责任,完善规则,用技术手段识别异常退货,保护诚信商家。 大家说说,你们遇到过恶意退货的事儿吗?觉得商家用巨型吊牌防退货这招靠谱吗?还有啥好办法能根治这退货乱象?欢迎在评论区聊聊,咱们一起出出主意! (事件来源:青枝昭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