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承载新婚憧憬的精装婚房,却因装修工人的意外身亡沦为“凶宅”,湖北黄石王先生的

梦幻鄂王城 2025-11-08 08:22:42

原本承载新婚憧憬的精装婚房,却因装修工人的意外身亡沦为“凶宅”,湖北黄石王先生的遭遇近日引发全网热议。他索赔49万元的诉求最终仅获赔5万元,这场情理与法理的碰撞,让“凶宅”认定、装修责任划分等话题成为舆论焦点。 事件要从2023年5月说起,王先生与当地一家装饰公司分公司签订装修合同,计划将新房打造成婚房,合同中明确约定施工方需严守安全规范。然而装饰分公司却将防水工程分包给某批发部,该批发部派遣的工人范某某为赶工期,独自在卫生间作业时不幸触电身亡。 尽管房屋物理功能未受损伤,但屋内发生非正常死亡事件让王先生一家难以接受,迟迟不敢入住。更让他焦虑的是,“凶宅”标签会导致房屋出租、转售困难,造成实质性经济贬值。多次协商无果后,王先生将装饰公司、分公司及批发部诉至法院,要求连带赔偿44万余元房屋贬值损失和5万元精神损害赔偿金,合计49万元。 黄石港区人民法院审理后作出判决:某批发部赔偿王先生房屋贬值损失5万元,驳回精神损害赔偿诉求。法院指出,虽法律无“凶宅”明确定义,但结合社会普遍认知,房屋内发生非正常死亡事件会影响交易意愿,贬值损失客观存在;而王先生未受直接人身侵害,婚房也未达到法律意义上“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标准,故不支持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认定方面,批发部作为雇主未尽安全管理义务需担责,装饰分公司因分包给有资质主体且无选任过错,无需承担连带责任。 判决结果一经公布,网友们迅速分成三大阵营。支持王先生的网友表示:“婚房象征幸福圆满,出了这种事心理阴影一辈子挥之不去,房屋贬值是实打实的损失,索赔合情合理”;反对者则认为:“工人失去生命更令人痛心,房屋本身完好,49万诉求过于苛刻,精神损害赔偿缺乏法律依据”;中立派则聚焦行业乱象与法律边界,吐槽装修行业分包乱象突出,呼吁重视施工安全,同时认可法院对责任划分的公正性。 法律专家补充说明,类似案例中,“凶宅”相关损失的认定需结合公众认知与市场实际,此前已有租客在出租屋自杀导致房屋贬值,法院判决赔偿的先例。而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装修工程分包后,雇主需对施工人员安全承担主要责任,房主若已尽到合理选任义务则无需担责。 这场纠纷背后,是一条生命的逝去、一个家庭的创伤,也是一套婚房的价值折损。法院的判决既尊重了公众对“凶宅”的普遍忌讳,又坚守了法律底线,但装修行业的安全管理漏洞与分包乱象仍需警惕。如何在保障劳动者安全的同时,维护业主合法权益,避免类似悲剧重演,成为这场热议留给行业和社会的重要课题。

0 阅读:118
梦幻鄂王城

梦幻鄂王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