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这里被称为喇嘛胡同,或蒙古胡同。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八旗官兵在这条胡同中为年羹尧建立一座生祠⛩️
年羹尧的妹妹名叫年世兰,即敦肃皇贵妃,也是《甄嬛传》中华妃。其生祠在年羹尧获罪死后即被拆毁,在原址改建关帝庙,但是祠堂街这个街名未改,沿用至今。
从1907年聚丰园餐厅🍽️开业,到1954年成都美术社的成立,祠堂街逐渐成为成都近代艺术文化的高地。这里坐拥曾经拥有成都70%的书店📚,据统计有81家书店,3家茶社🍵及1家电影院🎬,每年在祠堂街举办的各类艺术文化展览多达30多场。
当年有这么一句话流传,“在成都,春熙路热的是生意,祠堂街热闹的是文化“。📝
其中值得一提的,抗战时期,名流雅士👨🎨汇集与此,其中张大千、徐悲鸿、吴作人、傅抱石等大师都在这里办过画展。许多进步书刊杂志在此创立,而成都第一家“川菜西吃”的餐厅聚丰园,这里售卖的西餐,生片火锅、冰淇淋🍦等,也引领着成都的饮食风尚。
但随着时代变迁,古老街巷曾有的那份优雅气象一去不再,逐渐没落,不过经过了近三年的策划、规划和建设,终于建成逐渐开放。😄
改造过后的祠堂街共保留了6座古建筑,均来自于民国时期,包括金秋茶社、原成都乐器厂宿舍、原四川美术社、新华日报驻成都办事处以及原著名画家张采芹的画室等。
目前原成都乐器厂宿舍正在举办一个影像展📸,影像展分为“传承百年的思想新声”和“立足当下的城市新生”两大主题,共有五大单元,展览主要以影像资料为主,加之部分艺术装置,记录者祠堂街过去百年的城市记忆。
这里是成都市中心最后一个保留百年街巷格局和历史遗存的街区,曾经书店林立、艺术社团云集、大师齐聚、星星之火……都已经成为历史烟云,街道旁边的法国梧桐,春去秋来,叶生叶落,每当天晴☀️,梧桐树的斑驳映衬着百年老街,一切还是那么的美好,生生不息,新而不凡。
🎨展名:新声·新生 祠堂街百年影像展
🕐时间:2022年12月15日至2023年6月,周二至周日 09:00-17:00(周一闭馆)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祠堂街(导航“新华日报旧址”)
🚊地铁:2号线人民公园B口走392米
🎫门票: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