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杭州临平那个小区物业要撤场的新闻了吗?就因为业主们欠了1200多万物业费,物业公司干不下去直接不干了。说实话,听到这个消息我心里挺不是滋味的,这不就是个典型的“双输”局面吗? 这个小区有将近3800户人家,住着上万人。物业是2021年新换的,刚开始还挺好的,把之前脏得发臭的人工湖都给治理清澈了,业主们也都挺满意。可好景不长,这两年服务质量直线下降——车库乱停车没人管、垃圾堆成山没人清、保安保洁还因为被拖欠工资罢工。业委会今年已经对物业罚了好几次款,可问题根本没解决。 物业也有一肚子苦水:近3800户的小区,主动交费的只有几百户,物业费收缴率连50%都不到,历史欠费累计超过1200万。他们说自己长期严重亏损,四年亏了超过2000万,不得已只能缩减开支减少人手,结果服务更差,业主更不愿交费。这不就陷入了“服务差→不交费→服务更差”的恶性循环吗? 说句实在话,业主们的抱怨我能理解——谁愿意花钱买不到像样的服务呢?但问题是用拒交物业费的方式来抗议,往往会让情况变得更糟。物业收不上钱就只能削减服务,最后吃亏的还是业主自己。 这件事背后其实暴露了老小区面临的普遍难题:设施老化需要维修,但物业费标准(这个小区是1.8元/平方米/月)自2015年起就没变过,远低于杭州同品质小区2.2-2.8元的平均水平。成本在涨,收费却涨不上去,物业公司也很难做。 现在物业决定今年12月31日正式撤场,街道和社区正在协调选聘新物业,如果找不到,就得引入临时物业托管。但如果不打破那个恶性循环,换多少家物业都可能重蹈覆辙。 我觉得物业和业主真不该是对立的关系。业主按时交费,物业提供质价相符的服务,小区环境才能好起来。有些地方尝试的“红色物业”模式,通过党建引领,把社区、业委会、物业拧成一股绳,效果就不错。还有小区建立了物业费收支定期公示制度,让钱怎么花的明明白白,也能增强信任。 说白了,小区是咱们共同的家,需要大家一起维护。物业要摆正位置,别总想着“管理”而是要做好“服务”;业主也要理性一点,用协商而不是拒交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你对这种情况怎么看?你们小区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麻烦?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和经验~ 来源:九派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