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世半导体危机现转机,荷兰能否体面收场真不好说。这事儿得从2019年闻泰科技花百亿收购安世说起,收购后业务依赖中国工厂。可2024年底美国将闻泰列入实体列表,2025年还搞穿透性制裁,把安世也牵扯进来。 2025年9月荷兰以可能转移资产涉及安全为由,接管安世管理层。这哪是什么未雨绸缪,分明是政治操弄。荷兰这么做,纽伦堡工厂数千员工生计受影响,典型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如今有转机,或许双方都在找台阶。设立监督机制或许是妥协办法,荷兰保面子,安世保里子。要是处理不好,那可后患无穷。 目前来看,设立监督机制虽看似可行,但实际操作起来困难重重。监督机制的具体细则该如何制定,由谁来主导监督,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荷兰方面在监督机制上设置过多不合理的限制,那对于安世半导体的正常运营依旧是沉重打击。 从安世半导体的角度而言,其在中国市场深耕多年,中国工厂所具备的供应链完善、成本优势等特点是其他地区难以比拟的。即便面临制裁,安世也不可能轻易放弃在中国的业务布局。而荷兰的接管行为,使得安世在欧洲的业务发展陷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 对于荷兰政府来说,他们也面临着两难的局面。一方面,西方阵营的政治压力让他们不得不有所行动;另一方面,安世半导体在荷兰当地的产业生态中也有着重要地位,过度的打压会引发当地经济和就业的连锁反应。 如果双方最终能在监督机制上达成共识,那对于安世半导体而言,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业务的稳定性,继续发挥其在半导体领域的技术优势。对于荷兰来说,也能避免因过度干预而引发的一系列负面效应,在国际舆论上保留一定的颜面。但倘若谈判破裂,安世半导体可能会重新调整全球战略布局,减少在荷兰的投入,而荷兰则可能失去一个极具潜力的半导体企业,当地的半导体产业发展也会受到阻碍。这场危机的走向,着实让人捏一把汗。 安世危机见亮了 荷兰能体面收场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