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舰交付之际,高市早苗叫嚣:日本将为“台湾有事”动武 11月7日,中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官宣交付。另一边,日本国会里,一场“嘴比舰快”的发言也在同步上演。高市早苗,这位以“硬刚中国”风格出圈的日本政客,在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上放话:台海如果真出事,日本也得掺和。 她说的是这样一套逻辑:如果大陆对台湾进行封锁等军事行动,就等同于对日本的“生存威胁”,那日本自卫队就要动武。这不是在推理小说里设定战局,而是在日本国会里说出的话。 这番言论引发的震动不小。因为在此之前,日本政府虽然多次在“台海问题”上发声,但都相对克制,即便是当年提出“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前首相安倍晋三,也从未在国会上明确表示可以出兵。而高市早苗这次,算是直接把“可能性”升级成了“执行计划”。 从法理上说,日本确实在2015年通过了允许有限集体自卫权的《安保法修正案》,但适用前提极高,必须是“对日本构成生存威胁”,而台海距离日本本土数百公里,这种“牵连说”在国内外一直有争议。 高市的相关举动,绝非单纯的临场表态,背后暗藏清晰的政治算计。 作为日本保守阵营中极右翼势力的核心代表,她所在的派系长期将 “抗中保台” 当作攫取政治资本、凝聚支持者的核心抓手。 在日本国内政治生态中,极右翼势力的生存与壮大,高度依赖对外部议题的炒作和立场的极端化表达。她在国际场合的相关发言,表面上是向中国展示强硬姿态,实则更深层的考量是向国内选民释放明确信号 —— 强化自身 “对华强硬”“维护地区安全” 的形象,以此争取保守派选民的支持,为相关政治议程积攒筹码。 说到底,这场本应聚焦军控合作的国际会议,在她的操作下完全变了味,沦为一场赤裸裸的选票营销,政治算计远盖过了议题本身的意义。 除了鲜明的政治动机,高市的发言更离不开日本近年来持续推进的军事扩张与安全政策右倾的大背景。 近几届日本政府不断突破和平宪法限制,大幅强化对所谓 “周边事态” 的军事准备,军事野心日益凸显。2023 年,日本防卫预算正式突破 7 万亿日元大关,创下战后历史最高纪录,预算投向重点聚焦远程打击能力、太空及网络安全等领域,针对性极强。 与此同时,日本自卫队与美军的联合演练愈发频繁,演练科目不断向实战化、协同化升级,双方军事绑定持续深化。 值得注意的是,台海问题已连续多年被写入日本防卫白皮书,且明确被列为 “重大安全挑战”,成为日本扩充军备、调整安全战略的重要借口。 由此可见,高市的相关言论本质就是日本整体安全政策持续右倾、军事扩张步伐加速的直接反映,背后是日本试图突破战后体制、提升地区军事影响力的深层诉求。 但这类话说得爽,问题是:真打了,日本准备好了吗?和平宪法第九条依然限制自卫队的交战权限,国内民意也并非铁板一块。更何况,一旦军事介入,可能被迫卷入中美之间的大国博弈,日本真的有能力承担后果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