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慈禧狼狈逃窜至山西首富乔家,临行时,慈禧让乔家借她10万两,乔

浅笑对风吟 2025-11-08 18:38:33

1900 年,慈禧狼狈逃窜至山西首富乔家,临行时,慈禧让乔家借她 10 万两,乔致庸扑通一声跪倒在地:“30 万都行,但您得留下一样东西。” 乔致庸细说要求,慈禧大笑:“这有何难?”乔致庸要的不是官爵,不是封地,而是慈禧亲笔写的四个字。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00年,八国联军打进了北京城,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和一帮随从,大约十几个人,慌里慌张地逃出了北京。 他们往西边跑,一路到了山西。 那时候,慈禧太后打扮得像个普通老百姓,穿着粗布衣服,头发随便一挽,完全没了往日的威风。 路上辛苦不说,钱也没带够,吃喝都成问题。 到了山西,慈禧太后实在没办法,就想找当地的有钱人借点钱渡过难关。 她头一个想到的就是乔家的乔致庸。 乔致庸在山西可是个大名鼎鼎的人物,家里开着票号、商号,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就连京城里的人也听过他的名头。 慈禧太后派人去找乔致庸,说明来意后,乔致庸一点没犹豫,当场就答应借出十万两银子。 这可不是个小数目,但乔家底子厚,拿出来不算太难。 慈禧太后拿到钱后,心里踏实了不少,就问乔致庸想要什么赏赐作为回报。 寻常人可能会要个官位或者金银财宝,但乔致庸不一样。 他直接跪下来磕头,说钱的事好说,哪怕三十万两也行,只求太后赏一样东西。 慈禧太后问他想要什么,乔致庸说,不要官不要权,只要太后亲笔写四个字,“福种琅嬛”。 慈禧太后一听就乐了,觉得这要求简单,立马让人准备笔墨,把这四个字写了下来。 “福种琅嬛”出自古书,意思是福气扎根的好地方,有点像神仙住处的意思。 乔致庸为什么要这个呢? 因为他眼光长远,知道太后当时落难,手里没钱,借出去的钱说不定以后也还不上,不如换个实在的人情。 太后写的字,挂在家里,那就是天大的面子。 往后别人来乔家做客,一看这牌匾,就知道乔家和太后有交情,谁还敢小瞧? 这比直接要钱要官强多了,既体面又实用。 乔致庸这个人,可不是一般的生意人。 他从小没了爹娘,靠哥哥拉扯大,本来想读书考功名,但只中了秀才。 后来哥哥去世,家里生意没人管,他就接手了。 没想到,他做生意很有两下子,把乔家的买卖越做越大。 原先乔家只有一个商号,叫“复盛公”。 乔致庸接手后,陆续开了复盛西、复盛全这些新字号,还办了大德通、大德恒两家票号。 生意从山西做到全国,连外国人都知道乔家的名号。 乔家大院就是乔致庸手里修起来的,那宅子气派得很,后来成了北方民居的典范。 乔致庸活到89岁,在那个时候算是高寿了。 他治家很严,定了不少规矩,比如不准子孙吸毒、赌博、纳妾,还让他们背《朱子格言》,教他们珍惜粮食、懂得感恩。 他自己虽然娶过六房妻子,但都是续弦,不是同时娶的,可见他重视家风。 乔家能发家,不是一代人的事。 老祖宗乔贵发一开始穷得叮当响,靠拉骆驼、割草过日子,后来开了家小客栈,接待去内蒙古的商队,慢慢攒下家底。 传到乔致庸这代,生意已经很有规模了。 乔致庸会用人,不管出身,只要有能力就提拔。 比如有个叫马公甫的伙计,被他一眼看中,直接当了掌柜;还有高钰、阎维藩这些人,都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后来都给乔家赚了大钱。 慈禧太后这次逃难,前后折腾了一年多。 她在山西没呆多久,因为八国联军又打过来了,只好继续往西安跑。 临走前,乔致庸那十万两银子可算帮了大忙。 不过,乔家不是唯一借钱给太后的,山西另一个富商曹家,还借了三十万两,但曹家没要字,只要了实惠。 相比之下,乔致庸的脑子更活络,用四个字换了长远的利益。 这件事儿说起来,也挺有意思。 慈禧太后堂堂皇太后,落难了还得向商人低头借钱,说明再大的官儿,没钱也寸步难行。 乔致庸能抓住机会,既帮了太后,又给自家挣了脸面,真是精明到家了。 后来乔家的生意一直红火,跟这次“投资”分不开。 历史有时候就是这样,看似小事一桩,却影响深远。 看得远的人,往往能捡着别人看不见的便宜。 主要信源:(中华网——慈禧出逃时问乔家借十万两,慈禧:要什么赏赐?乔家:只要4个字(2)

0 阅读:671
浅笑对风吟

浅笑对风吟

关注我,一起看一看人间万千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