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选择

琅琊左史 2025-11-09 16:20:33

曹操本打算将王位传给曹植的,但是曹植太不争气了。 喝醉酒就敢擅闯司马门走天子驰道。 喝醉酒就误事,曹操让他去救援被关羽围困在樊城的曹仁,他居然醉的连王令都无法接受。 曹植的行为就证明了他----不堪大用。 能做大事的人,一定是个有敬畏之心、谨慎小心能审时度势的人,曹植这两样素质都不具备。 单纯有文学才能的人不适合做统帅,后世的南唐后主李煜、宋徽宗赵佶都证明了这个道理。 但是曹植太有文才了,是曹操见过的最有才华的人。曹操本身就很有文学天赋,曹植更胜于他。 因为这个,曹操才想着把王位传给曹植,所以迟迟不肯立储。 这也就不可避免造成了夺嫡之争。 曹丕除了不如曹植有文才外,样样占优,他是嫡长子,背后有一大群士族支持,而且是个文武全才,更重要的是他比曹植更会装,他装仁孝,装兄友弟恭,装胸怀天下… 曹操知道曹丕是个什么样的人,在他身边装,一眼就能被他看透。 曹操反复权衡左思右想,还是拿不定主意,偏偏曹植太不争气,擅闯司马门,醉酒误事,不得不让曹操放弃立他的念头。 曹操本人是个杀戮心极强的君主,他肯定希望选一个不类己的有仁爱之心的接班人,但曹植太过真实,不具备君临天下的素质。 反倒是曹丕,从骨子里像曹操,外表宽仁,内心狠绝,他就有君临天下的气质。 曹操最终还是选择了类己的曹丕,虽然自己不大满意,但却最符合曹魏的利益。

0 阅读:22
琅琊左史

琅琊左史

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