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这碗“父爱炒饭”火了!女儿一句想家,爸爸跨省摆摊,从7份卖到排队到腿软 在吉林四平的寒风里,有个小摊前天天排着长队,不为别的,就为了吃一口“父爱炒饭”。这事儿得从吉林师范大学的大二女生李冰迪一句“想家了”说起。 李冰迪在学校总吃不惯,念叨着家里的味道。她爸听说后,直接从外地跑到四平,在学校附近租了个摊位,支起锅铲就开始炒。第一天出摊,忙活了一晚上,就卖出去7份,这换谁心里都得犯嘀咕。 可李冰迪没放弃,她把父女俩的故事发到了校园论坛上。没想到,这一发就炸了!同学们知道了这碗炒饭背后的故事——李冰迪从小由爸爸照顾长大,妈妈还生着病,爸爸为了让她吃得安心,特意选最好的食材,连米和油都要拍视频给大家看。 这下可不得了,第二天小摊前就围满了人。有人等了一个多小时也不抱怨,就为了尝一口这“父爱牌”炒饭。从最开始的7份,到后来一天能卖1300多块,摊位前的队伍从早排到晚,这热度直接把“父爱炒饭”送上了热搜。 李冰迪的爸爸也实在,炒饭定价特别亲民,基础款才8块,最贵的加海鲜也就20块,大部分都在十二三块。他每天天不亮就出摊,在铁板前一站就是一天,手不停歇地炒,再冷的天也没喊过一句累,因为他知道,这口热乎饭里,装的是女儿的念想,也是自己的牵挂。 有同学说,吃这炒饭,吃出了“爸爸的味道”;还有人特意从外市开车过来打卡。大家吃的不只是炒饭,更是这份跨越千里的父爱,还有在寒冬里人与人之间的温暖。 其实这父女俩的日子过得不容易,李冰迪妈妈生病花了不少钱,她自己课余时间还得做家教补贴家用。但就因为爸爸这股子实在劲儿,还有女儿的真诚,让这碗炒饭成了校园里的“暖心符号”。 现在,李冰迪的爸爸每天忙着炒饭,虽然辛苦,但心里热乎。李冰迪也更有底气了,她说:“现在我长大了,能和爸爸一起扛了。” 这碗炒饭,炒的是米饭,更是生活的希望和满满的爱。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还有人愿意为了一句“想家”,千里迢迢来给你做一碗饭,这份沉甸甸的父爱,不就是最温暖的人间烟火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