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东来销售额破200亿控速宣告失败:这届消费者,用钱包投票给了“实在” 当胖东来2025年销售额突破200亿的消息刷屏,无数人笑着调侃:“于东来的控速计划,终究败给了消费者的热情”这个只扎根河南许昌、新乡两地,只有13家门店的零售品牌,年初刚放话“销售额控制在200亿以内”,年末就超额完成目标,用最“凡尔赛”的方式,诠释了什么叫“酒香不怕巷子深”。 谁能想到,一个区域超市能有如此魔力?时代广场单店年销51.2亿,跻身河南购物中心前三;7家门店单店业绩破10亿,超市业态撑起半壁江山。更惊人的是,它账上趴着41亿现金却零负债,员工平均月入9000+,管理层年收入超70万,每周工作不超36小时、每年带薪休假40-60天。在同行忙着跨省扩张、融资上市时,胖东来反其道而行之,把钱花在员工和服务上,却收获了最迅猛的增长。 胖东来的“控速失败”,本质是消费者对“真诚商业”的集体拥护。这里没有复杂的营销套路,只有货真价实的商品和极致的服务:蔬菜按净菜重量计价,零食可以先尝后买,售后退换货无需多言,甚至能免费给顾客修家电、换拉链。于东来把“员工幸福”放在首位,员工自然把这份幸福感传递给顾客,形成了“善待员工→优质服务→顾客回流→业绩增长”的正向循环。 如今太多企业陷入“规模焦虑”,为了扩张牺牲品质,为了利润压缩成本,却忘了商业的本质是人心。胖东来用行动证明:不上市、不扩张,专注做好产品和服务,同样能活得滋润;把消费者当朋友,把员工当家人,市场自然会用钱包投票。它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对浮躁商业环境的一次温柔反叛。 当“控速”败给“民心”,胖东来的200亿销售额,更像一份消费者的“信任答卷”。在这个套路横行的时代,我们之所以对胖东来念念不忘,不正是因为它守住了最朴素的商业底线吗?你愿意为这样的“实在企业”买单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