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造价师都在承受着无形的压力,尤其是在行业竞争激烈、工作环境紧张的情况下。 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注册造价师已突破42万,增长速度快,但随之而来的,是中小企业的压榨和职业病的普及——超过六成的人有颈椎腰椎问题,四成多还焦虑抑郁。 深圳某造价公司因为“996”环境被集体仲裁,最终赔偿28万,说明职场维权越来趋于多元化和便捷。 新渠道的出现也在悄然改变游戏规则。 比如,电子劳动合同平台可以自动记录加班时长,成为最有力的证据。 多地推行职场心理热线,压力释放渠道变多了。 抖音上的“造价师老陈”用直播帮人维权,效果也显而易见。 职业发展的新趋势同样令人振奋。 大公司开始试点“任务制”,远程办公成为新常态。 BIM等数字技能被偏好,薪资普遍上涨,尤其是在海南、自由港等新兴区域,弹性岗位工资甚至能翻倍。 面对行业的变化,除了关注职业技能,更要懂得维护健康,备份工作,关注信用评级,拓展多元化资质,才更有安全感。 行业在变,但懂得保护自己,灵活应对,才能在“变局”中稳步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