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亏中国没中标!泰国高铁选择日本人建设,建成后让泰国欲哭无泪。一辆贴着“测试中”的日本高铁,顶着“时速300公里”的名号,居然被摩托车轻松超车。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更多优质的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泰国当初捧着高铁大单扑向日本时的欢呼,现在听来满是讽刺。十年过去,号称 “时速 300 公里” 的新干线连铁轨都没铺好,反倒是 “摩托车超车” 的段子成了国际笑料,这波操作真是把自己坑得欲哭无泪。 2014 年那场招标闹得沸沸扬扬,中日方案摆上台面时,泰国眼里只看得见日本的光环。新干线 “零事故” 的招牌够亮,160 亿人民币的报价比中国低近一半,这下泰国政府觉得捡了大便宜,舆论更是一片叫好。谁能想到,这根本不是馅饼,是裹着糖衣的陷阱。 日本的 “精明” 很快露了馅。最初的地质勘探只糊弄了 30%,等真要动工才发现,清迈段光是穿越断层带的加固费就得多花 360 亿泰铢。更气人的是,日本非要搞 “全进口”,钢轨、信号系统都从本土运,海运成本一涨,光运费就超支 80 亿泰铢。 十年折腾下来,预算从 4200 亿泰铢飙到 5800 亿,增幅快 40% 了,泰国财政部长都坦言,这钱能建 300 所乡村学校。更讽刺的是,当初承诺的 300 公里时速砍到 180 公里,即便这样,到 2025 年连招标都没启动,所谓的 “测试” 怕只是自欺欺人。 难怪会有 “摩托车超车” 的笑话流传 —— 连铁轨都没铺好的高铁,可不比摩托车跑得慢?反观被泰国弃选的中国方案,简直是教科书级的务实。当初中国提出用大米抵扣工程款,还给 2.5% 的优惠贷款,专门帮泰国缓解外汇压力,多接地气。 现在中国承建的中泰铁路二期都在推进,而日本在全球的高铁项目全在翻车。印度那条高铁延误 6 次,高温天空调还罢工;英国引进的列车空调漏水,铝制品强度都不达标;美国的地铁更是一天脱轨 3 次。这哪是技术强国,分明是 “麻烦制造机”。 泰国当初选日本,说白了就是好面子。觉得新干线是 “现代化象征”,能提升国际形象,还沾了和日本皇室交往、民众爱动漫的光。可面子不能当饭吃,日本只肯放贷款不肯担风险,连降速省成本都嫌丢面子,这种傲慢谁受得了? 隔壁印尼就聪明多了,选中国建雅万高铁,2018 年开工 2023 年就通车,还培训了上万当地技术人员,带动沿线 GDP 涨 1.2%。对比泰国手里的一堆研究报告,谁靠谱一目了然。 现在泰国北部 GDP 因为高铁延误少涨 0.8 个百分点,这代价够痛了。东盟都开始强调 “经济可行性” 比 “技术先进性” 重要,可见大家都醒了。 说到底,基建不是选奢侈品,得选合身的。日本的技术或许先进,但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就是摆设;中国的方案未必最花哨,却能解决真问题。泰国这十年的教训该刻在骨子里:面子再亮,也不如里子扎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