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有可能正面临分裂的危险!很多人可能没想到,越南不是早就统一了吗?但只要稍微了解一下就会发现,越南的统一实际上才刚刚过去50年。 你要是去越南南北走一圈,感觉可能就像进了两个不同的地方。北方吧,以首都河内为中心,那儿是政治大本营,啥事都讲个计划和规矩,氛围上受咱们中国的影响比较深,传统的东西保留得多。 可南方呢,尤其是胡志明市那块儿,画风就完全不一样了。那里曾经是南越的首都西贡,被法国殖民了将近一百年,后来美国势力又进来了,所以整个儿透着一股子西式的开放和商业气息,人们的思想也活络得多。 就连吃饭穿衣这种日常小事都能看出差别:北方人饮食风格接近中国广西,奥黛颜色偏素净,裙摆长;南方人则受法国影响,口味偏西化,奥黛也鲜艳时髦。这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不一样,可不是简单挂个“统一”的牌子就能抹平的。 而且这经济上也是“南辕北辙”,南方因为基础好,又特别能吸引外资,像什么苹果、三星的工厂都爱扎堆在那儿,所以富得流油。光是一个胡志明市,在2023年就贡献了全国将近三成的GDP和超过六成的税收,真可以说是国家的钱袋子。 但话又说回来,掌管钱袋钥匙的却是北方政权。政府高层大多是从北方出来的,每年分预算的时候,北方能拿到七成,出力最多的南方反而只落得三成。这事儿搁谁身上能乐意?南方的老百姓和企业觉得憋屈得很,明明是自己辛苦赚的钱,自己却做不了多大主,怨气可不是越来越深么。 美国这几年也瞅准了这个机会,使劲儿往越南南方插一脚。2023年直接把美越关系抬到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级别,各种投资和贸易协议像糖衣炮弹一样往南方送,2024年两国贸易额居然搞到了2600多亿美元,这明面上是帮越南发展经济,暗地里可是在给南北矛盾火上浇油啊。 老美的心思谁都懂,就是想在南边培养亲美势力,最好能让越南像某些国家那样内部拉扯,它好从中渔利。果然到了2025年初,南方的一些省份就有点按捺不住了,提出了要搞“区域自主创新试点”,说白了就是想要更大的财政权和对外谈判权,背后还能看到美日韩国家的撑腰,这不纯粹是给越南政府出难题么。 面对家里这堆烂摊子,越南中央政府也不是没想办法。他们搞了个叫“四驾马车”的权力架构,意思就是最高领导层的几个关键职位,比如党的总书记、国家主席、政府总理这些,由南北两方的人马来平衡。 想法是好的,让南北双方都觉得在核心圈子里有自己的代言人。但实际操作起来,哪有那么简单。北方派牢牢掌控着党务和意识形态,南方派虽然有时能出任政府总理管经济,但总觉得被北方的条条框框绑住了手脚,施展不开。 2024年底那会儿,越南政府任命了两个北方籍的副总理,直接把南方候选人晾在一边,可把胡志明市的商界给惹毛了,有些老板干脆就把资金转移到新加坡去了。你看,这权力平衡的游戏,玩不好反而会加剧内耗。 那么,作为邻居和老大哥的中国,这会儿是啥态度呢?毕竟历史上中越之间有过并肩作战的蜜月期,也有过兵戎相见的艰难时刻。但现在咱们中国可是成熟淡定了很多,讲究的是个战略定力。 明面上说是不干涉别国内政,但该有的动作一点没少。经济上,中国依然是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2023年双边贸易额超过了2300亿美元,这本身就是一根定海神针。 不过,要是越南在亲美的道路上跑得太偏,中国也有的是办法。比如2025年3月,中越边境口岸的通关效率莫名其妙就慢了下来,导致不少出口到中国的水果、家具啥的货柜积压严重,这对南方那些依赖出口的企业来说,压力可不小。 在敏感的南海问题上,中国也加强了巡航,既展示了存在感,也提醒越南别跟着某些国家瞎闹腾。这套组合拳下来,既表明了立场,又控制了力度,避免把事情搞僵。 回头看看越南走过的路,真是有点“记吃不记打”。当年好不容易在中国和苏联的帮助下赶跑了法国人和美国人,实现了统一。可没过几年安稳日子,黎笋领导的政权就头脑发热,在1979年调转枪口挑衅中国,结果引发了边境战争,自己错过了发展的黄金时期,经济搞得一塌糊涂。这段惨痛教训难道还不够深刻吗? 要是现在因为内部矛盾处理不好,或者因为外部势力挑唆而再次陷入动荡,那之前的牺牲和努力可真就白费了。 所以说,越南眼下正站在一个十字路口。北方觉得南方有钱但不太听话,南方觉得北方有权却限制了自己发展。再加上美国在旁边不断递小话、搅混水,这南北之间的裂隙要想真正弥合,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能不能避免重蹈历史的悲剧,关键就看越南自己有没有足够的政治智慧,在“向钱看”的经济发展和“向前看”的国家统一之间,找到那个微妙的、也是至关重要的平衡点。 否则,五十年前那道曾经愈合的伤疤,保不齐在什么时候又会隐隐作痛,甚至再次裂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