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科技大学前校长吴建国提出具体统一路径:两岸统一后统称“中国”,台湾称为“中国

芸霄记史 2025-11-10 18:01:24

高雄科技大学前校长吴建国提出具体统一路径:两岸统一后统称“中国”,台湾称为“中国台湾地区”,大陆称为“中国大陆地区”。内部治理则保持不变,依照各自现有法律“依法分治两地区”。   这个方案一出,就在岛内外引起了广泛争议。两岸现在的关系,最深的牵连其实在经济上。经过多年往来,两岸早就形成了密不可分的产业链,每年贸易额超过三千亿美元,台湾对大陆的依赖比例超过四成。   特别是半导体行业,已经完全形成一条产业链,大陆的制造业离不开台湾的技术,台湾的芯片工厂又依赖大陆的原材料和市场,如果真要按照吴建国的“依法分治”来操作,各自遵循不同的法规,那企业要怎么合作?   产品标准、税收政策不统一,台商和陆企天天都会碰壁。那些在大陆打拼的台商,或者想进入台湾市场的大陆企业,估计都要被这一纸“分治”搞得不知所措,经济的融合程度早就让“两边分头管”变成空谈。   经济问题背后,其实是法律的挑战。两岸人员往来越来越频繁,商业纠纷、民事诉讼也越来越多,现在的司法互助机制能运行,是因为双方都认可一个中国,愿意相互配合。   如果改成“依法分治”,那遇到同一案件,大陆和台湾判决不同,到底听谁的?一个国家最不能缺的就是法律权威。如果连最基本的仲裁权都没有共识,再好的制度设计也难以落地。   更别说岛内民进党当局嘴上说“维持现状”,行动上却不断削弱和大陆的联系,从教育到文化再到经贸,全都在往“去中国化”的方向走。   教科书删中国史,公共标识悄悄改字,甚至阻止大陆疫苗进入台湾,这种做法削断了台湾年轻一代的民族认同。   吴建国提出“依法分治”,本意是缓和这样的对立,但在民进党眼里,这种提法只会被打成“统战阴谋”,他们更愿意制造恐惧,让岛内民众误以为统一就等于失去一切,政治操作的结果往往是理性声音被淹没,现实问题被刻意忽视。   虽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在外交上承认一个中国原则,但总有一些国家并不希望看到两岸真正完成统一,对他们来说,台海问题是一张可以随时打出的牌,两岸不统,他们就能从中牟利;一旦统一,他们就少了一处牵制中国的筹码。   吴建国提出的“分治”二字,很容易被这些国家拿去曲解,用来炒作“两岸实质分裂”,为他们提供借口干涉,这类风险若不提防,可能反而让统一的路更难走。   其实,大陆早就有成熟可行的方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香港和澳门的实践已经说明,这一制度可以在维护国家主权的前提下,让地方保留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   香港依旧是国际金融中心,澳门社会稳定、经济兴旺,这些事实证明,一国两制不仅能保证发展,也给地方留下了足够空间,相比之下,“依法分治”如果缺乏明确的主权归属,等于在制度上拆墙而不是筑桥。

0 阅读:95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18

用户10xxx18

2
2025-11-10 18:49

吳建国堤得也不对中国的台就是中国台湾省没有什么中国台湾地区中国大陆地区这样就分成两个地区了说这话的吳建国没道理

猜你喜欢

芸霄记史

芸霄记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