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式向全世界宣告两件大事: 第一件就是,我们的福建舰航母正式服役了,中国海军从此迈入三航母时代,海军整体实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第二件事情就是,中国正式迈入全球海洋强国的大门,中国的目标,不再只是近海,而是广阔的深蓝。 几十年前,中国面对辽阔的海洋,却缺乏能走得更远的军舰,那时的海军,更多守在近岸,眼望深蓝却无力抵达。 而今天,福建舰在三亚军港挂上军旗,标志着这种局面彻底成为过去,它重达八万多吨,从图纸到钢板,再到复杂的电子系统,全部由中国自主完成,这艘航母不仅是造出来的“巨舰”,更是一座汇聚技术突破的“移动国门”。 福建舰最亮眼的地方,是那套电磁弹射系统。它让舰载机能以满油、满弹状态起飞,作战半径可延伸到四千公里。 简单来说,以前要多次加油才能到的地方,如今一次就能抵达,这项技术让歼—35和空警—600的战斗力得到全面释放,也让中国海军真正具备了远洋进攻和持续作战的能力。 如今福建舰的入列形成了中国“三航母”体系。辽宁舰是经验的积累者,负责培养飞行员、研究战术;山东舰是勤务主力,常年在西太平洋维持战备;福建舰则是冲在最前线的王牌,电磁弹射让它能承担最复杂的作战任务。 当它们搭配055型万吨大驱和094A型核潜艇,构成完整战斗群,那已经不只是单艘舰艇的力量,而是一张覆盖海空立体防线。 过去,美国依靠航母,在第一岛链设置封锁圈,试图将中国压在近海,如今,中国航母编队的航程早已突破这条线,美军在南海的活动范围不得不后撤千公里。 走向深蓝的中国,不光有军舰的身影,还有蓬勃发展的蓝色经济,2024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突破十万亿元,从“深海一号”气田到“深蓝一号”养殖平台,深海油气、海上风电、远洋养殖,都在成为新的增长引擎。 海洋不再是威胁边界的模糊地带,而是一座实实在在的“财富之门”,这是海洋强国道路的另一种含义——既能守海,也能富海。 而在国际上,中国海军用实际行动证明,强大并不意味着对抗,十五年来,四十五批护航编队常驻亚丁湾,为七千多艘中外商船提供安全通道,无论哪国船只,一旦求救,中国军舰都会第一时间出现。 在也门、苏丹的撤侨行动中,中国军舰接走的不仅是自家公民,还有其他国家的民众——这支海军,正在用行动诠释“负责任大国”的含义。 在南海方向,中国选择了一条和平发展之路,面对争议,中国同东盟十国共同推动《南海行为准则》升级,用规则解决分歧,用协商守护和平,南海正在逐步从冲突热点,变为共同开发的新平台。 从“近海防御”到“深蓝远航”,中国海军的步伐越来越坚定,从没有大型军舰的年代,到如今三航母并肩向海,中国用几十年时间做到了美西方需要上百年才能完成的跨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