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场,历史悠久,解放前是郫县(郫都,郫县喊习惯了)四大集镇之一,川西平原著名的水码头。因府河起源于镇内的石堤堰,故又称府河第一镇。🔝
时过境迁,太和场昔日景象多已不存,只有太和街这么一条老街还保持着旧貌,街道两边,两边全是川西民居⛩️样式的老建筑,但是很多房屋破旧不堪,荒草丛生,只有少部分古屋旧房完整地存在并在使用中。
街中有一家悦来茶馆,经营了30年的老茶馆,盖碗茶🍵5元一杯,烧水也是用的蜂窝煤,看到这个瞬间想起小时候奶奶也是用的蜂窝煤来烧水做饭,回忆万千。茶客也多数是周围的街坊熟客,不管是打牌、聊天、甚至发呆都能有自己的一方小天地。😌
街尾有一家无名的牛肉🐂餐馆,去的时候看到不少大爷大妈吃饭,本想拍完照去尝尝,结果没菜了。问了一下老板,他们也开了30多年了,一般中午卖完就闭店了。想去的朋友请早点,好像只有单号开业(有待查证)。后面查资料才知道这里,这里是郫县回族聚居区, 这里的“太和牛肉”成名于明朝中期,当时当地农民几乎家家都饲养肉牛,然后经过特色配方对牛肉进行加工熏制后,味道十分爽口,以“卤牛肉”和“烟熏牛肉”最具代表,明末与阆中的张飞牛肉、自贡的火鞭子牛肉合称为"川味牛肉三杰”。穿过这家牛肉餐馆,就来到了府河边,这里水流🌊湍急,游玩注意安全。
吃午饭是时候听街口开餐馆的姐姐讲,他们家就在老街上的住户,从小就在这里长大,祖上的做布匹生意的,目前在街口做餐饮,一碗🥔烧肥肠、一份红油猪耳,加米饭,31元,肥肠是真的很多,猪耳是甜辣味,配上马耳朵的葱片,好吃。😋
街口前面还有一处名人故居—丁季和故居,他是成都著名学者,诗人、文学家,参加过《汉语大词典》的编纂工作,不过目前好像没有对外开放。除了这里,著名画家🖼️张大千也曾旅居过太和场,1941年,张大千举家搬迁至郫县太和场(今郫都区团结镇)蔡家碾钟家院子居住,附近还有一个青杠树湿地公园,还是4A景区,可以骑车,划船,露营🏕️、烧烤等等,从2号门进去比较方便。
🚗导航地址:郫都区团结街道办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