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水运网
11月6日,长江上游涪陵至丰都河段航道整治工程项目部传来阵阵掌声(以下简称涪丰段项目),项目工程技术部人员分析大梁滩段最新的多波束扫测图,显示无一浅点,标志着项目最后一处水下清礁点——大梁滩点水下清礁工程顺利完工,项目整体工程按照施工进度计划顺利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均达到预期目标。

涪丰段项目是集航道整治、防洪治理、生态修复与航标升级于一体的综合性水利交通项目。该项目于2022 年9 月开工,全长约48公里,涵盖老虎梁、大渡口、大梁、和尚滩等四处重点礁石滩段,主要施工内容包括航道整治、航标工程、生态修复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面临急流险滩、密集礁石、爆破安全、复杂水陆交叉作业以及季节性水位限制等重重困难,项目团队科学施策,通过高精度船舶作业、网格化清浅、数字化爆破、汛期抢工以及多部门联动检查等创新手段完成项目施工,成为长江上游航道整治和区域发展的一项重要示范工程,显著改善了涪陵至丰都河段通航条件。

自项目启动“攻坚战”以来,项目部团队深入贯彻落实“安全第一、质量为本、技术创新、协同作业”的工作方针,扎实推进各项重点任务,有效解决技术难题,一是强化现场统筹,针对老虎梁滩段复杂地形导致的船舶定位困难问题,项目经理靠前指挥,利用自身技术和管理优势,保证船舶精确合理定位;针对大梁滩段爆破难问题,全面应用数码电子雷管,通过组织多轮分区、分层的精细化控制爆破,成功对距离水下液体盐管道仅15米的大梁礁石滩点实施清礁施工,保障了工程周边设施及人员安全,有效提高了紧邻构筑物的精细爆破施工水平。二是完善安全管控机制,构建“电子安全交底、实时风险监测、每日隐患清零”三位一体防控体系,确保安全生产零事故。三是推进技术创新应用,深度融合“四新”技术、智慧工地系统及BIM三维建模技术,提升施工效率与管理水平。在施工爆破作业过程中,利用数码电子雷管的灵活分段设计,减少对周边构筑物的爆破震动。四是加强团队协作攻坚,项目部严格执行“全员参与、分工负责”制度,实施人员轮班值守,确保问题及时处置、设备合理调配。同时,强化工程属地各部门间的联动协作,形成合力,为工程顺利完工提供强力保障。
下一步,项目部将做好交工验收准备,强化工程档案整理,确保完成后续工程总体交工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