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机器人赛道,谁是背后金主?②】  (《财经》杂志2025年11月10

幸福谈商业 2025-11-11 11:37:07

【万亿机器人赛道,谁是背后金主?② 】

  ( 《财经》杂志 2025年11月10日 18:58 )

  『 具身智能行业正经历从实验室研发到场景落地的历史性转折,而这一过程需要资本市场的持续输血,IPO成为企业突破资金瓶颈、抢占市场先机的必然选择 』

  随着年初宇树科技旗下人形机器人登上春晚“扭秧歌”,2025年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具身智能概念在资本市场迅速走热。

  万得(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10月31日,二级市场具身智能指数涨幅超过60%,机器人指数的涨幅也超过35%,成为与AI(人工智能)芯片、半导体及算力硬件同样火热的科技概念之一,上纬新材(688585.SH)、三花智控(002050.SZ,2050.HK)等个股因沾上机器人概念受到资金追捧,股价一度大涨。

  二级市场的热度也传导至一级市场,根据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统计,仅2025年上半年,具身智能产业链上下游总计发生144次融资事件,融资金额达到195亿元,远超2024年全年。同时,众多具身智能企业今年以来开始加速IPO(首次公开募股)。斯坦德机器人、卧安机器人、乐动机器人、仙工智能等十余家具身智能企业扎堆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此外,智元机器人因收购上纬新材股份一度引发市场关于公司将借壳上市的猜想,人形机器人明星公司宇树科技也预计将于今年四季度递交上市申请。

  “今年以来,具身智能成为资本市场最活跃的赛道之一,融资频率高、估值增长快。以智平方为例,过去半年内完成七轮融资,获得多只千亿级基金与战略投资者持续支持。”头部机器人公司智平方副总裁莫磊对《财经》表示:“但我们也看到,中美同类企业在估值层面仍存在巨大差距。我们认为具身智能的价值仍在释放之中,公司会在技术与商业化更加成熟的阶段,择机启动IPO计划。”

  那么,什么是具身智能?银河证券等券商研报分析认为,具身智能是指具有物理载体的智能体,也就是说为AI提供一个物理的“身体”,使其能够像人一样利用自身的感知、决策和交互能力在现实世界执行任务,并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不断学习进化。

  “具身智能”在今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成为国家培育的未来产业之一。

  具身智能企业掀起资本化浪潮的背后,是行业开始迈向量产的关键期。2025年被业界视为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的量产元年。随着海外及国内具身智能整机厂研发设计逐步成熟,获得下游客户订单,推动量产落地,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更加显性。在资本市场支持硬科技企业上市的背景下,相关企业拟通过IPO上市募集资金助力自身进一步快速发展。

  同时,在整机厂订单驱动下,上游供应链企业通过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传感器等核心零部件切入具身智能整机厂供应链,带动了市场对其未来业绩的预期,使得供应链上市公司股价在二级市场接连大涨,进一步带动了市场对整机厂IPO的热情。

  中信证券认为,具身智能机器人是AI与物理世界的重要结合,其量产及场景的开拓试验性应用将推动新一轮的产业革命。

  2025年7月,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在第三届链博会活动现场表示,“AI的下一波浪潮将是机器人系统。在未来十年中,工厂将由软件和AI驱动,协调人机协作的机器人团队,生产由AI所主导的智能产品。”

  随着具身智能在资本市场走热,如何通过一、二级市场把握这一万亿级别新兴行业的投资机会?

  

      [ 供应链概念股火热 ]

  与一级市场上纷纷启动IPO的具身智能整机厂不同,二级市场上,具身智能概念股大多是向整机厂提供包括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传感器等上游核心零部件、中游制造及下游应用的具身智能产业链公司。相关概念股今年以来涨势明显,受到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

  根据万得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10月31日,具身智能指数涨幅达到61.83%,成为资本市场最受关注的科技概念之一。具身智能概念指数共包含118只成分股,从行业分布来看,按照申万二级行业划分,前五大权重行业分别为自动化设备、通用设备、半导体、汽车零部件及专用设备,占比分别为21.01%、13.45%、9.24%、7.56%、6.72%。

  从个股表现来看,截至10月31日,年初至今,具身智能指数中涨幅排名前五的公司分别为胜宏科技(300476.SZ)、横河精密(300539.SZ)、浙江荣泰(603119.SH)、卧龙电驱(600580.SH)及淳中科技(603516.SH),涨幅均超过200%,分别为601.34%、361.18%、349.99%、238.62%、214.62%。

  作为全球领先的印制电路板(PCB)供应商,胜宏科技原本为AI服务器提供PCB硬件。人形机器人对PCB的可靠性、集成度和信号传输速度有极高要求,胜宏科技之前表示,已与人形机器人领域部分国内外头部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应用于该领域的PCB产品已进入生产销售阶段。

  浙江荣泰是今年的“机器人黑马”,其今年2月、7月先后通过收购上海狄兹精密51%的股权布局精密丝杠、广东金力传动15%的股权布局齿轮箱,形成从结构件、大小丝杠、齿轮箱到线性执行器的全链布局,切入人形机器人赛道。其被知名游资章建平看中,后者在2025年二季度末成为公司第三大流通股东,公司股价也一度大涨。

  卧龙电驱则深耕电机行业多年,针对人形机器人行业需要,布局关节模组、伺服驱动器、无框力矩电机、灵巧手等人形机器人关键部件。公司今年3月战略入股智元机器人,推进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研发与生态建设。同时,其机器人电机已经对接了海外客户,处于小批量送样阶段。

  二级市场具身智能产业链概念股的大涨离不开下游整机厂的量产驱动。随着行业迎来量产元年,业内普遍认为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将正式迈上万台出货量台阶,在下游整机厂批量化交付要求下,上游各大供应链厂商全力冲刺产能,带动其未来业绩预期。

  从整个具身智能产业链来看,上游核心零部件占具身智能整机成本比例较高,价值量也最大。其涉及技术原理、材料、工艺等多领域,是机器人实现感知、运动、推理决策的硬件基础。其主要包括电机、减速器、丝杠等共同集成的关节模组等运动系统,传感器等感知系统以及芯片、电池等控制交互系统。

  目前具身智能整机厂商硬件方案中的增量变化集中在灵巧手、触觉传感器、轻量化、散热系统、高功率及转矩密度电机等环节,这成为机构关注的重要方向。一些在传统汽车、消费电子等领域具备各环节精密制造能力的供应链企业通过将其技术复用,切入到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链,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以三花智控为例,该公司将其在制冷和汽车领域积累的精密制造与热管理技术复用到机器人的关节(执行器),有效解决了机器人关节在高速高负载运转时产生的散热问题,并成功开发出高扭矩密度、高精度的旋转和线性执行器。凭借与特斯拉的长期合作关系,三花智控成为特斯拉Optimus项目执行器的核心供应商。10月中旬,因市场传出特斯拉向其下达50亿元机器人大额订单,公司股价涨停,随后公司辟谣,今年以来,截至10月31日,三花智控股价上涨115.12%。

  * 未完待续;原文稍长,三次分享

  《财经》专稿

0 阅读:0
幸福谈商业

幸福谈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