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在俄遇冷背后:关税暴涨50

浮沉济沧海 2025-11-11 18:41:40

乘联分会数据显示,2025年前9个月,中国汽车对俄罗斯出口35.77万辆,同比下滑58%。这一数字背后,是中国汽车出口格局的彻底改写。就在两年前,俄罗斯还是中国汽车出口的“第一目的地”。而2025年前9个月,我国对墨西哥的汽车出口以41.07万辆的出口量登顶,阿联酋以36.78万辆紧随其后,俄罗斯失去榜首位置,滑落至第三位。 “以前出口一辆新能源车到俄罗斯,净利润大几万很平常。”刘雷颇为感慨,而现在他身边的一些同行开始暂停俄罗斯业务,他所在的公司同样在减少对俄罗斯的汽车出口业务。据记者了解,在中国生产的合资汽车和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在俄罗斯市场较受欢迎。“燃油车还是俄罗斯市场的主流需求,但有一些愿意尝鲜的消费者会考虑新能源车,他们会把新能源车当成一个‘大玩具’。”王翔雨透露,此前中国的智能电动车在俄罗斯市场颇受青睐。 中国汽车集团在俄罗斯出口整体是下降的,但单一市场的渗透率俄罗斯市场还是很高。至于有些人说什么“中国汽车不适应冰雪严寒”,这种论调建议听都别听。为什么中国汽车对俄出口骤降?主要俄罗斯离奇操作不断。 1月,将进口汽车关税从15%大幅提高到38%;7 月,以 “安全隐患” 为由禁止东风、福田等品牌卡车进口;8 月,将进口汽车报废税与差价附加税合并上调,对个人进口车额外征收 50% 的差价税… 俄罗斯方面对中国汽车产品,从乘用车到卡车,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政策,猝不及防的中国车企应对失策,销量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响,而且,日韩车企趁此机会悄然回归俄罗斯车市,更增添几分变数。 俄罗斯对中国车企的区别对待,本质上是想以市场换产业。既想要中国汽车填补市场缺口,又面临重振本土汽车工业的诉求,最终是后者压倒了前者,俄罗斯打出了针对中国车企的明牌。 但有一说一,中国车企虽然在欧洲、南美洲等区域市场表现出色,但单一市场的渗透率,还是俄罗斯市场更高。所以,中国车企将俄罗斯的针对性举措予以柔性应对,比如推动轻资产出口和本地化加速,这样一来,中国车企虽然在俄销量下降,但是市场和利益还能保住大部。

0 阅读:9
浮沉济沧海

浮沉济沧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