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齐齐哈尔,一71岁老人在23年前响应号召,签下25年的造林合同,在三百亩土

洋仔说法 2025-11-11 23:13:04

黑龙江齐齐哈尔,一71岁老人在23年前响应号召,签下25年的造林合同,在三百亩土地上种下数万棵杨树,老人细心呵护,杨树长成参天大树。不料,老人准备要采伐去售卖时,被告知该林地已被划入自然保护区,按规定禁止砍伐。更让她困惑的是,合同上白纸黑字写着的“退耕还林”地,如今被告知不属于退耕还林项目,无法获得任何补助,多年投入血本无归。   据悉,2002年,王桂菊48岁,丈夫早年去世,留下她和年幼的儿女相依为命,在镇政府和村大队领导动员下,果断选择参与造林工程。   2002年5月1日,王桂菊与村委签订了一份《造林承包合同》,合同白纸黑字写着:甲方(村委)将位于某地360亩“退耕还草(林)”地发包给乙方(王桂菊),用于造林,承包期为25年,从2002年5月1日起至2027年4月30日止。   合同还约定,……合同期内,林木成熟后,乙方可申请采伐,经批准后采伐,土地使用权由村收回,合同终止。   更重要的是,合同还附加了一条:如遇国家政策和法律调整须收回土地,应按有关规定给予补偿。   签下合同后,第一年,政府提供了部分树苗,王桂菊亲手将一株株手指粗细的杨树苗种下。   第二年,王桂菊又自掏腰包买了更多树苗补种,细心呵护,有时忙不过来,雇人帮忙,把家里有限的积蓄都投进了这片林子。   二十三年过去,昔日的树苗长成了胸径20到40厘米的参天大树,据王桂菊的女儿张丽估算,林地里至少有3万棵杨树,树龄均在23年左右,正值最佳采伐期。   王桂菊患有双侧股骨头坏死等多种疾病,走路需靠拐杖,原本计划在近几年采伐树木,用卖树的钱改善生活、治病养老。   2024年,张丽开始为采伐做准备,向当地林业部门申请采伐证。   2024年12月4日,保护区管护中心未同意其申请,理由是,该区域划入自然保护区,禁止采伐。   这意味着,这片辛苦培育的林子,张丽如今连一棵树都不能砍。   对于补助问题,王桂菊和女儿多次向林业部门咨询。   2025年8月,县林草局回复称:该地块并非“退耕还林”地,而是“三北”工程造林地,因此不享受退耕还林政策补贴。   回复还强调,王桂菊当年未签订“退耕还林合同”,且退耕还林名单中没有她的名字。   但张丽对此提出质疑,拿出了合同,并申请政府信息公开,要求查看当年退耕还林和“三北”工程的地块信息,但部门以“涉密涉及第三方隐私”为由拒绝提供。   更让张丽不解的是,她了解到周边有些林农已领取退耕还林补助。   此外,张丽还以合同约定为由主张补偿,但相关单位以没有补偿规定为由拒绝。   目前,各方仍在协商调解中。   那么,从法律角度,这件事如何看待呢?   1、涉案林地到底是“退耕还草(林)地”还是“三北”工程造林地?   《退耕还林条例》第十五条规定,下列耕地应当纳入退耕还林规划,并根据生态建设需要和国家财力有计划地实施退耕还林:(一)水土流失严重的;(二)沙化、盐碱化、石漠化严重的;(三)生态地位重要、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的。……   所谓退耕还草(林)地,是指不适耕作的坡耕地和沙化耕地有计划地停止耕种,因地制宜地植树种草,恢复植被。   而“三北”防护林工程是一项造林绿化工程,不特指耕地。   本案中,王桂菊持有的是《造林承包合同》,而非《退耕还林合同》,合同中“退耕还草(林)地”的表述,可能仅是对土地现状或规划意向的描述,并不能直接等同于其被纳入了退耕还林工程计划。   相反,林业部门声称“退耕还林名单中没有两人的名字”,这一举证若属实,则从行政管理的角度,王桂菊地块被认定为“三北”工程而非“退耕还林”工程,具有一定的依据。   所以,现有证据而言,王桂菊主张其应享受“退耕还林”补助的法律依据相对薄弱。   2、因划入自然保护区导致涉案林地无法采伐,王桂菊是否有权获得补偿?   《森林法》第五十五条规定,采伐森林、林木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三)自然保护区的林木,禁止采伐。   涉案林地已划入自然保护区,这意味着王桂菊确实不能采伐,保护区管护中心的决定具有明确的法律依据。   不过,《行政许可法》第八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受法律保护,……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变更或者撤回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由此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财产损失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补偿。   本案中,王桂菊取得的是承包经营权而非严格意义上的“行政许可”,但该原则所蕴含的“公信力”带来的信赖利益保护精神。   王桂菊因响应动员种植杨树,且基于信赖合同约定,预期可以采伐杨树获得收益,如今划入自然保护区,导致王桂菊的合法预期利益无法实现,仍有获得补偿机会。   此外,即便无法获得补偿,基于合同违约责任,王女士可以依据承包合同,向法院起诉村委,要求其履行合同中的补偿约定。   对此,您怎么看?

0 阅读:17
洋仔说法

洋仔说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