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天 日本政府正式宣布了——外国游客签证费要涨价!这消息一出,真是让不少打算去日本旅游的人心里“咯噔”一下。48年没涨的签证费,如今终于要破“冰”了。 其实想想也挺神奇,从1978年到现在,日本签证一直是那个价,哪怕日元涨跌、物价翻倍,日本经济起起落落,都没动过。那会儿3000日元的签证费放在今天,已经不算啥大数了,可日本就是一直挺着没改。这份“佛系”坚持,连很多日本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可到了现在,这份“亲民价”算是撑不住了。一个单次签证才139块人民币,多次签证277块,跟欧美比起来几乎是白菜价。美国1320、英国1215、申根签证747,这一对比,日本真成了“签证界的性价比之王”。但游客暴涨,行政压力加大,日本政府这次终于坐不住了。 官方理由挺好听,说是“成本上升”和“缓解过度旅游”。但真要仔细琢磨,这话其实挺难让人信。要真想控人流,完全可以限流、抽签、提高门槛,偏偏选了涨签证费这条路,还改成“申请就收费”,就算被拒也不给退。听上去更像是在找新“收入口”。 再看背后那笔账就明白了。日本国债已经突破1330万亿日元,相当于GDP的260%,这压力能不大吗?光还债付利息就吃掉了四分之一的预算,连防卫费都得往后靠。可偏偏高市早苗政府又得应付美国的各种“要求”——防卫费得占GDP的2%,还被施压要往3.5%靠。美国还让日本多掏驻日美军的钱,光这一项就得100亿美元。 这么一算,财政缺口就像个无底洞。2025财年日本防卫预算8.67万亿日元,创了纪录,但要是真冲到3.5%,还得再加个15万亿。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日本一年医疗预算的两倍多。到这份上,政府想不开刀都难。涨签证费看着是旅游政策,其实更像是财政的“止血针”。 从游客角度看,这波调整可能真有点苦涩。毕竟疫情后,很多人计划去日本“报复性旅游”,签证费一涨,心理门槛就高了。尤其对学生、小白领这些群体来说,多出的那点钱可能不是大数目,却代表了一种“日本不再那么亲民”的信号。 说到底,这次涨价既是无奈,也是信号。日本在向外界传递一个现实:国家财政吃紧,不可能再用低价来“招呼客人”。它得让游客们为那份便利和服务多出一点“成本”。可这么干,真能减轻压力吗?还是说只会让一些潜在游客转向韩国、泰国这些竞争对手?这还真不好说。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来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